我们应该像丁肇中那样记住他 刘建
在拍摄《寻找国立一中1938》纪录片的采访中,我经常产生梦幻感觉。
那是怎样的一所学校,竟然把我们熟悉的历史和人物,一下拉到我们身边和眼前?当我怀疑它的真实性时,一本本资料、一张张照片,向我解释着,这一切是真的。
比如,民国时期,全国所有中学的高中都要开化学课,而全国所有学校用的高中化学课本都是吴冶民老师编写的。吴冶民在抗战爆发后,随河北的流亡师生先到河南,在豫西的西峡口组建了国立一中,任教导主任。他不仅担任教导主任职务,而且全课时给学生代课。1944年4月,日军占领了那个地区,他又随师生来到汉中城固。
国立一中在城固期间招收了大量汉中当地的学生。当时的课本很缺,一些学生在汉中等地淘到吴冶民编写的化学课本,坐在教室里听吴冶民讲着课,敬佩和敬仰之心悠然而生。尤其吴冶民改作业时,字迹工整,批示准确,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丁肇中说:“吴冶民在上课时,经常穿插科学进展和科学家的故事,深刻启发学生的心智。”
我之所以怀念吴冶民,是因为吴冶民从城固走时,跟在国立一中教书的我父亲合过影,迄今我们家仍保存着那张照片。
再就是解放后我父亲任城固二中校长期间,从城里的王家巷搬到学校,就住在吴冶民曾住过的草房里。第二年,我母亲在那间草房里生下我。
是父母的遗传,还是那间吴冶民曾经住过的草房里凝聚着某种能量?我与生俱来对文化有种敬畏感,故而,得知丁肇中高度评价自己的老师吴冶民,而我父亲曾跟吴冶民在一个学校教书,我们家跟吴冶民住过同一间草房,感到很荣幸。
我还觉得,生活在一座城市,我们顺理成章地记住那些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同时,还应该记住像吴冶民那种货真价实有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文化的传播,提升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太重要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尹坤)近日,城固公安协助一砖厂爆破了高危烟囱。该县城龙砖厂有一多年前修建的40余米高的废弃烟囱,因年久失修,距...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