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历史的颤栗
1937年秋季,日寇入侵华北,抗日战争开始,华北陷入战火之中,平畴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变成了炼狱。
父亲背着奶奶,拉着八岁的哥哥,往南逃离家乡。我和母亲留在家乡,开始了世界上最恐怖的苦难的沦陷区生活,那种被鬼子烧杀抢掠的苦难,是我从3岁开始的终生难忘的恶梦。
实在活不下去了,于1941年初春,母亲冒死带着我,艰难跋涉三个多月,到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口镇找到父亲。
——孙静轩
纪录片《国立一中》的第二站,我们拜访了居住在北京的孙静轩姑姑。
聚焦她,因为她跟抗战时期其他国立一中的师生比起来,多了份经历,多了份苦难。
1937年“七七事变”后,保定沦陷的前夜,孙静轩的父亲孙濯山背着八十岁的老娘,带着二儿子孙林轩,沿平汉铁路逃难,把孙静轩,以及她的母亲和大哥留在定县清风店的老家,那里沦陷后,日军三天两头到村里扫荡,当时,孙静轩的母亲能做的,是为了活命,带着五六岁的孙静轩跟在逃命的人后面没命奔跑。
后来,孙静轩的母亲带着六七岁的她,沿太行山,辗转千里,渡过黄河,在河南西峡口找到在国立一中教书的父亲。学校的老师听说老家有人从沦陷区逃出来了,去孙老师家打听老家情况,得知日军到处杀人放火,想杀谁就杀谁,满满一屋子人,男女老少哭声一片。
孙静轩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进入国立一中的学校,三年跳级读完小学,进入中学学习,解放后从城固二中考上西北师范大学,因为成绩特别突出,留校当老师,后来成为教授。
抗战时期国立一中的办学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再就是靠校长杨玉如四处化缘,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对孙静轩来说,不再担心明天还能不能活着,有父亲在身边,有学上,那就是天堂的日子。
孙静轩因为这份特殊经历,她深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她更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爱国。
据我所知,在国立一中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孙静轩的父亲孙濯山和校长杨玉如等人逃难时,首先把自己的老爹老娘背出来。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下孝父母上孝国家。
国立一中,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文化的韧劲和高贵。
在北京,剧组住的江苏宾馆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地坛,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走进地坛。
一个老者在竹棍上栓块泡沫,蘸着水在地上写颜体字,女儿说能不能给我们写个片名,老人欣然同意,他用颜体在地坛的地砖上写下“寻找国立一中”几个字。
我想,那是在北京采访国立一中长辈前,地坛对我们的提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5日至26日,城固县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宋某等21名被告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聚众斗...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