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脱贫攻坚中闪光

陕西日报 2019-05-04 07:36 大字

胡珂了解茶叶加工情况。本报记者程伟摄

张建国(左)在下张家山村养牛场。本报记者师念摄

扫描二维码看更多内容

青年驻村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今日,本报推出一组关于青年驻村干部的报道,大家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李毅用行动坚守初心

本报记者齐卉

白天查看村庄基础设施,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间;夜晚与群众促膝长谈、拉家常,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年仅30岁的李毅心里,村上怎么发展产业,今后怎么布局,群众如何增收都是要紧的事。

从25岁至今,他在镇安县大坪镇全胜村已待了5年时间。

全胜村底子差。全村300户1068人,贫困户有79户。村上仅有的一条水泥路只有3.5米宽,一下雨就积水,村委会房顶也常年漏水,有一个村民小组完全没有手机信号,乡亲们若想打电话,最远得跑6公里到村委会。

为了摸清底数,了解全村情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李毅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患大病的贾邦明等20余户进行了逐户核查,将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按照规定及时公示、上报。

李毅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乡亲们。在全胜村公共服务中心旁边的石桥上,贫困户贾万福常常等着李毅,一等就是大半天,今天给李毅拿一把刚刚采摘的豆角,明天塞两个西红柿给他。

打动贾万福的是2017年8月的一个夜晚,天突降暴雨,李毅暂住的村公共服务中心因没改建到位,屋顶漏水。但李毅首先想到的是贫困户贾万福还住在危房里。他立即和工作队员赶到贾万福家,用牛毛毡盖好屋顶,清理屋内积水。等到将贾万福一家安置好了,已是凌晨两点多。那一晚,当李毅和工作队员拖着一身泥水和疲惫回到村公共服务中心时,他们的房子早成了“水帘洞”。

贫困户彭方政小儿子患有白血病。就在全家准备放弃的时候,李毅得知情况回到原单位募捐,并在教育部门和媒体的帮助下,筹集了20余万元。“一个晚上下着大雨,是李毅找的救护车,帮我们把孩子送往西安市儿童医院。是他和扶贫队,给了我们家希望,给了孩子第二条生命。”4月21日,彭方政感激地对记者说。“现在,孩子各项指标已经正常。”李毅笑着说。

为了解决村上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状况,李毅争取扶持资金5万元,对全村130户入户路进行硬化。同时,与移动公司对接,争取扶持,移动公司免费为全胜村安装信号放大器2部,解决附近群众通信问题。他还筹集资金,对全村150户厕所、院落进行了翻盖整修。

李毅还争取资金20余万元,帮助村上建设存栏100头肉牛养殖场一个,发展肉牛养殖69头,并积极探索由帮扶人垫付肉牛养殖草料费用的方法,确保贫困户每头牛收益1500元,带动34户贫困户增收。村上还新建28个香菇大棚,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共销售香菇3.4万公斤,销售额6.8万元。同时,村上还发展板栗、核桃等传统产业和散养土鸡、生态黑猪等家庭养殖。

5年来,李毅用行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今年,我已经争取到新的项目,把村上的路再拓宽一下,还要搞中药材种植。”李毅信心满满。

胡珂贫困户不脱贫我就不走

本报记者程伟

“4月11日,入户贾文勤家,了解其身体状况和近期住院报销情况,告知今年低保金调整情况……”

“4月12日,入户走访陈敬堂家,了解生产情况……”

“4月17日上午,村上停水,我到桂平组处理自来水问题,和贾奎等人一起排水、排空气,处理完毕,水通了……”

这是4月17日下午,记者走访安康市平利县大贵镇柳林坝村第一书记胡珂时,在其工作日志中摘录的几个片段。

胡珂,2014年到柳林坝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2015年起任村第一书记。5年来,他认真勤勉,吃苦耐劳,扎根一线,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先后为柳林坝村落实各类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全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28户646人减少到56户73人。胡珂先后获得安康市“助力脱贫攻坚最美青年”“优秀第一书记”和“安康市市直机关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14年4月,我刚到村时,镇村干部看我是个小伙子,认为我是‘镀金’走过场,并不抱太大期望。”胡珂说,为了改变大家的看法,他决定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入手。

柳林坝大桥,是村民们通往村外的主要道路,却因水毁成了危桥。修桥,成为他驻村以来为大家做的第一件大事。胡珂跑部门、争项目、筹资金,2014年8月,柳林坝大桥修复工程动工,同年9月底完工。

胡珂先后协调争取了110盏太阳能路灯亮化项目,修建了2个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起了党员活动中心,改造农村饮水设施……随着一批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竣工,他的工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发展产业是确保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2016年之前,柳林坝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产业带动,群众如何能长久稳定脱贫?于是,他和村“两委”班子商议,通过村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让群众有收入,逐步富裕起来。

说干就干。胡珂采取发动党员示范带动、动员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等方式,先后成立了5个村级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村上种植的烤烟、绞股蓝、艾草、魔芋等均超过200亩,累计带动全村190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合作社务工等实现稳定增收。

胡珂一家有3人工作在扶贫一线。父亲在白河县双丰镇双安村任第一书记,妻子是汉滨区关庙镇卫生院健康扶贫专干,他们3人互相理解、支持和鼓励。2018年年底,安康市信访局领导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曾征求他是否继续驻村扶贫的意见,胡珂说:“这里不脱贫,我就继续干下去,绝不当脱贫路上的‘逃兵’。”

王剑峰给群众把实事办好

本报记者宋志明

4月15日,淳化县石桥镇大槐树村第一书记王剑峰主持召开“四支队伍”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本周工作。“从4月起,我们挂图作战,把今年要办的17件实事细化列表,按进度每周更新,事情办到什么进度,责任人是谁,本周要干什么,都一目了然。”王剑峰说。

2018年5月,王剑峰从中国银行总行来到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将近一年时间里,把一个人心涣散、村集体经济空白、基础设施落后的穷山村,逐步带入群众信心高涨、村容村貌整洁、产业融合发展的轨道。

王剑峰驻村后,围绕群众关心、需求迫切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争取中国银行支持,共争取到“村容村貌综合治理项目”资金76.5万元,垫沟修广场,安装110盏太阳能路灯,建起标准化卫生室,实施厕所改造,村子面貌得到巨大改变。

不到一年时间,王剑峰带领“四支队伍”累计推动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等大小项目18个,协调投入各类资金和物资395万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到220余人。2018年,王剑峰被淳化县评为脱贫攻坚优秀个人。

63岁的贫困户方显亮和妻子都是残疾人,他们还没有住过带玻璃窗的房子,窗户一直是用塑料地膜遮风挡雨。王剑峰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推出《大槐树村精准帮扶计划》栏目,在同事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筹措了2万余元善款,帮助老方安装了钛镁合金的推拉窗,并为其购置了一些家具。

位于渭北旱腰带上的大槐树村,农业生产条件差,群众基本靠天吃饭,千百年来群众盼的就是水能上塬。为了彻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王剑峰与村“两委”人员积极申报“引水上塬”灌溉项目,在淳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总投资220万元,把沟底河水通过二级扬程,再经近6000米管道输送引入大槐树村农田的工程终于启动。“目前工程建设已经过半,6月就可以通水,我们村800亩旱地将变成水浇田。”村委会主任廖增荣激动地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大槐树村种植有苹果、樱桃、葡萄、油桃、花椒、核桃等多种经济作物,一些村民还发展了奶山羊,但由于产业规模小、管理粗放,村民致富难。王剑峰与村“两委”人员及种植大户共同谋划,寻找客户、对接市场,努力寻求适合大槐树村发展的产业之路。在2019年要干的17件实事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大槐树村的头等大事。目前,认养农业项目即将落地,面粉加工、花椒烘干等项目已完成申报,电商和快递服务站进入运营测试阶段。

“我现在紧迫感越来越强,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想在2020年之前,把村里的产业项目做扎实,保证大槐树村的可持续发展。”王剑峰说。

张建国驻村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

本报记者师念

“你看这画的太阳代表白天,月亮就代表晚上,旁边的土豆代表数量。”杨贵梅4月10日手拿药盒向记者解释。

杨贵梅是清涧县双庙河便民服务中心下张家山村的村民,因为没读过书不识字,买的药都不知该如何服用,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国便分别给药盒上画图来教她。

张建国是榆林神华能源公司的一名职工,2017年5月被派到下张家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7年5月15日,从未去过清涧的张建国收拾好行李,从榆林来到下张家山村,一到村委会,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其实来之前他听说过清涧是深度贫困县,下张家山村又是清涧的深度贫困村,但真正踩在这片黄土地上,他还是显得不知所措。

张建国得知榆林市发改委有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他的扶贫工作有了新的希望。可当他兴致勃勃地和村民们商量这事时,却意想不到地遭到大伙的反对,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思想保守,对这种新兴产业十分抵触。于是他和村民们软磨硬泡,深入浅出讲政策,最终整合了9户村民的土地,成功建立了占地10亩的300千瓦光伏发电站,2018年村里38户贫困户共得到3万元分红。

2018年,张建国用单位下拨的223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建设了一个标准化养牛场,现在养牛场里养了70多头牛。今年养牛场已卖出4头牛,收入5万余元。接下来张建国计划在养牛场四周整合100亩土地种植紫花苜蓿,一方面为牛提供饲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美化环境。

自张建国驻村以来,下张家山村4.1公里主干道、18公里生产路、6公里通组公路得到了硬化,并且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在村委会旁边还修建了卫生室、公共厕所和文化广场。此外,张建国还联系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和榆林农科院的老师给下张家山村的村民们传授知识。

张建国说:“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机会接触最基层的农民,更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在下张家山村的驻村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会把这段岁月铭记于心。”

王亮想方设法鼓起群众精气神

本报记者刘印

杨发贵已经好长时间不喝闷酒了。

杨发贵是城固县小河镇铁炉湾村贫困户。在自暴自弃混了快半辈子后,这个40岁的汉子终于忙了起来:种元胡,种乌药,种香菇,参加创业培训、农技培训、村民大会……

这些令人欣慰的变化,还要从驻村第一书记王亮说起。

36岁的王亮是城固县人社局监察室主任,2017年4月被单位派驻铁炉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铁炉湾村位于城固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60公里,从县城到村里开车得1.5小时,从村委会再到最远的农户家,骑摩托车还需要大半个小时。由于地处深山,平地太少,铁炉湾村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只能靠天吃饭。

山大,沟深,路窄,人穷。这是当时铁炉湾村最真实的写照。

4月12日,走在已经拓宽的村道上,回忆起走进铁炉湾村的第一印象,王亮颇为感慨。“山区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差,这些是来之前都能料想到的。”王亮告诉记者,最让他意外的是贫困户的状态。

“穷惯了,无所谓。”“反正有低保,饿不死就行。”……王亮开始走访村民,刚表明来意就被贫困户这样堵了回来。

王亮就是这样认识的杨发贵。那时候,杨发贵的生活一片混沌:白天喝酒等天黑,晚上昏睡到天明。不论王亮怎么劝,杨发贵都不为所动。“反正一辈子就这样了,穷就穷吧。”杨发贵说。

2017年年底,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白天在县城开完会,王亮赶紧往村里赶——车能走就开车,车走不了就步行,他把全村有住房隐患的贫困户全都看了一遍。终于在凌晨王亮赶到了杨发贵家,确认了杨发贵和他父亲的安全。这让杨发贵感动不已。“王书记为了我冒这么大险,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杨发贵说。从那以后,他行动起来,心态和生活状况也逐渐好转。现在,他种了30架椴木香菇、4亩中药材,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杨发贵变了,其他群众也开始变了。原来“不怕穷”的贫困群众,一个个都开始“想致富”,全村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驻村以来,王亮通过县人社局协调组织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家政服务培训,直接把培训课堂开到了村里。王亮和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员,发动群众发展食用菌、中草药、黑猪等产业。53岁的村民周祥华学到了技术信心满满,不仅扩大了种植食用菌的规模,还一个人拖着右腿假肢种猪苓。“以前只想着糊口,现在敢想发家致富了!”收入提高了,周祥华2018年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这两年,铁炉湾村拓宽了路,通了互联网,终于不再是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全村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不到6000元提高至现在的8000元以上。城固县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石霞告诉记者,这两年,铁炉湾村群众每年外出务工126人次,创收260余万元。“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王亮说,目前全村贫困人口31户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71%,到年底,村里29户59人都能实现脱贫。

现在,村民外出能务工,回村有产业,发展有信心,致富有门路。王亮表示,这是对他和县人社局60多位帮扶干部最好的奖励。

新闻推荐

清风润橘乡 廉洁铸警魂 汉中市城固县公安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侧记

周长军张建平本报记者张大鹏汉中市城固县是著名的橘乡。走进城固县公安局,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春光催人早,奋进正当时”的鼓...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