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党旗飘 城固县桔园镇“点线面”工程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汉中日报 2018-06-05 01:12 大字

本报记者 罗佩 通讯员 刘琪琪 “以前种两亩柑桔,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村上党支部带头发展产业,帮我在自家废弃的宅基地上建起扶贫车间种黑木耳,每年可以增收3600元。我还用两亩荒地入股了村里的千亩荷园项目,土地流转每年能拿到1500元,将来荷园收益了,还能给我分红哩!”桔园镇陈家湾村贫困老党员陈振汉信心满满地说。

该镇像陈振汉这样,在党员和党组织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典型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桔园镇探索建立了抓党员做表率、党组织链产业、建网络促全盘的三位一体“点线面”工程,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使群众兴产业、谋发展、早脱贫的激情和干劲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全镇贫困发生率由12.4%下降到10.8%。

党员走在前脱贫有榜样 如今的陈家湾村是远近闻名的“三变改革试点村”。8间占地6亩的“扶贫车间”已经搭建完成,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种植食用菌包……而就在一年前,村里提出修建“扶贫车间”种植食用菌时,习惯了种植柑桔的村民担忧:食用菌能不能种好?种出来卖给谁?风险会不会很大?

“没有风险,哪来的利润?我先带头试一试,能赚钱大家一起干!”陈振汉说干就干。村党支部成员薛中善也主动做起了贫困户与企业之间的纽带,积极与汉中三道中瑞公司联系,请求技术支持、商讨食用菌供销事宜。在他的帮助下,“扶贫车间”搭起来了,第一季度纯收入达3600元,这让还在观望的贫困户吃了定心丸,纷纷提出想修建“扶贫车间”。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村党支部整合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30.3万元入股分红,利用村上闲置多年的荒地搭了8座扶贫车间,主要发展食用菌香菇、木耳等,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食用菌4万余斤,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可实现利润40万元,贫困户每股可分红80至150元。与此同时,村上12名党员亮明身份、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参与日常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解决了扶贫车间管理难的问题。

目前,桔园镇共设立产业示范点11个,设岗定责党员38人,鼓励党员创办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党员+贫困户”抱团致富新模式,真正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基层最深处;同时,企业通过聘用无职党员,加强了产业项目的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有效推进了产业项目实施进程,为带领贫困户致富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聚合力攻坚有堡垒 距离县城28公里的史家庄村是桔园镇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为助推该村产业发展,村党支部与汉中三道中瑞公司合作,在山间荒地发展迷迭香基地100亩。为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镇、村、三道公司部分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了迷迭香产业党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2015年10月,党小组带领贫困户代表到河南许昌、禹州进行了迷迭香产业实地考察,增强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信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头到群众家中做工作,一周内完成了1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在迷迭香种植培育过程中,来自三道中瑞公司的党小组成员方辉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今年8月可进行第一次收获,预计每亩可收入5000元。

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引领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是桔园镇抓党建促脱贫的两大抓手。目前,全镇共设立“产业党小组”15个,共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资金筹备、产业技术、企业用工等纠纷80余件,“产业党小组”遍地开花,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党委谋全盘致富有方向 “通过现场观摩,我感受到各村都在卯足劲发展,这让我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但也坚定了我为村上谋产业促脱贫的决心。”这是在4月举行的全镇产业脱贫观摩会上,板凳村干部屈长青的心声。

在注重打造脱贫示范点、样板村的同时,镇党委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好监督、指导的作用,将23个村(社区)划分为九大片区,建网络、促全盘。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由九大片区负责领导汇报各片区产业发展现状,集体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自2017年至今,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产业发展擂台赛,由各村(社区)支书或第一书记上台打擂,现场亮真招、展实绩、评优劣。截至目前,共计为各村奖励产业发展资金20.4万元,对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项目,镇党委及时指出整改方向,督导各村立行整改。通过强化述职评责,加大督查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片区指导员作用,外引内联,指导各片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推进项目落实,促进脱贫攻坚促增收见实效,确保致富路上不落一村、不掉一人。

新闻推荐

土地入股合作社领了分红挣工资 汉王镇红星村“三变”改革侧记

本报通讯员刘炎“现在的政策真的好,我们家把土地入股到村里土地合作社拿分红,自己再到村里产业合作社务一份工,肯定能顺利...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