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人写本村事 汉中市首部村志《汤房社区志》发行

汉中日报 2018-06-01 10:21 大字

《汤房社区志》五易其稿,最终成书。上方四本为初稿和修改稿,下方深蓝色封面本为正式出版作品。叶亚楠 摄

本报记者 何大龙 通讯员 叶亚楠

5月25日,汉台区北关街道办事处汤房社区发生了一件大事——由该社区4名居民编纂的汉中市首部村志《汤房社区志》正式出版发行了。

“去年4月份,我们社区两委会根据市地方志办公室‘关于村志编纂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立即成立了编纂机构,抽调4名编纂人员,开展起了工作。旨在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培养热爱家乡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存史资政,鞭策后人的目的。”汤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董汉民对记者说。

汤房人讲汤房故事。4名平均年龄65岁的编纂者介绍,该志共16章11万余字,插图近200幅,以“讲述汤房今昔故事,传承乡土历史文化”为宗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实记录了从民国19年(1930年)汤房文家坎(当时为龙江乡)的贾新亭、贾新平利用自家房产创办汤房首家私学,至2017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组在汤房社区拍摄精准消防电视专题片,时间跨度87年,内容涵盖了该社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发展演变。

“按照编纂要求,在第14章节中,为准确客观记录史实,我们将‘导致\’改为‘稀释\’一词。”在近一年的编纂期,为使该志有据可查、真实可信,做到客观公正记录,身为主编的退休教师朱勤有统管各项工作;成员陈培元克服听力4级残疾,查资料、搞调研、忙写作;退休社区文书赵淑文,亲身经历过社区发生的许多大事,提供了许多社区档案资料;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个体工商户叶宣,暂时放下了店里生意和刚做完手术的妻子,加班加点工作。他们小到标点符号,措词造句,大到编书体例、录入标准,都再三斟酌,反复修改,仅手写初稿、修改稿就达4大箱,最终五易其稿,通过了上级的初审、复审、终审,付梓成书。

同时,该志的形成也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帮助与支持。80多岁的退休干部何炳山,行动不便,就让自己的女儿亲自将获奖证书、文字资料送到编纂人员手中;在城固居住的社区居民胡世荣多次专程赶到社区送资料,讲述社区过往历史。有一些社区居民还将自家的一些老物件、老照片主动送上。另外,市区党委政府也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都让编纂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村志是记录地方地域文化、乡村历史、人文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作用。《汤房社区志》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版发行,为其它试点村(社区)编修村志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标志着汉台区乃至全市地方志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汉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少伟说。

新闻推荐

省体育局调研组来汉中市调研体育工作

本报讯(记者周芳芳)5月28日下午,省体育局局长王勇率领调研组,来汉中市调研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筹办进展情况和体育工作开展情...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