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山村办实事 记城固县编办驻玉皇村帮扶工作队

汉中日报 2018-04-23 10:12 大字

本报通讯员何继芹 城固县编办驻五堵镇玉皇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针对玉皇村地域特点,紧紧抓住村民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探索发展思路,从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发展、健康与就业扶贫等多点推进,为玉皇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玉皇村属丘陵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落后,打通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成为村民们最焦急的期盼。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50万元,硬化3条村组道路。同时,正在实施的文化广场修建,环境绿化、路灯安装、道路砌护、U型渠改造等项目,极大改善了玉皇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以前门前的路还不到两米宽,全是土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大车根本过不来,我只能用三轮车将天麻一车一车拉到村委会再卖给客商。现在好了,修了水泥路,再也不愁天麻卖不出去了。”该村天麻种植大户杨平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从路通了,天麻销量越来越好了,种植规模也跟着扩大了,现如今他的种植基地里吸纳了10户贫困户,人年均增收2万元。

迈向脱贫致富路,发展产业是关键。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脱贫规划,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先后成立互助资金协会、村级互助合作社、灵芝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管理”模式,吸纳50户贫困户入社,发展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灵芝菌50亩,有效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依托现有资源创办农家乐,探索出“庭院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步驱动的脱贫途径。

扶贫先扶志。“我虽然是残疾,但在政府的鼓励与帮助下,养了3头牛,今年计划再养100只土鸡,我相信贫穷只是暂时的,我跟儿子的生活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贫困户严友清一边剁着柴火一边拍着胸脯说。思想上的穷根不挖,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面对玉皇村信息闭塞、群众思想保守、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城固县编办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补足贫困户“精神钙”。邀请道德模范、产业大户、脱贫标兵讲身边事,引导贫困群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斗志和勇气,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

新闻推荐

全省县域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县和PPP试点县工作推进会西安召开

本报讯(胡怡记者李勇军凌云龙)为加快推进全省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4月17日,全省县域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县和PPP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通报了全省6个县城基础设施建设PPP试点县工作...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