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陕南、关中童谣各有啥特色 华商报今明两天为您集中展示

华商报 2018-03-27 02:27 大字

挖掘传统文化,展示地方风貌,华商报展开“陕西童谣忒不忒”童谣征集活动,在全省读者中产生热烈反响,已经收到120余人次的投稿。华商报将择优刊发。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通俗,童谣的传唱也随着方言区的细化有所不同。华商报在陕西省的九地市记者站联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有关陕西童谣的采访,今明两天,就让我们就来看看三秦大地上,陕北、陕南和关中各地童谣所展示出的风土人情。

安康人

夜里赶山路也唱童谣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儿;笆篓儿破,摘菱角儿;菱角儿尖,冲上天;天又高,打把刀;刀又快,切青菜;菜又青,换口针;针又秃,割块肉;肉又薄,打锣鼓;鼓又响,换个碗;碗又花,换个瓜;瓜又甜,好过年。

这是安康人夜里赶山路时,大人唱给孩子的童谣。安康童谣有着非常明显的陕南特色。

观点:

“80后”到“95后”间,童谣传承与诵读出现空白

安康童谣轻快明朗、质朴天成、乡土气息浓郁。很多童谣兼备秦楚川渝的特点,又具有明显安康特质。

“得儿歪,马桑拐,骑白马飞上甩。过汉江过山寨,到了吉河吉河怪。吉河坝种南瓜,南瓜上头还开花,花上蜂子嗡嗡嗡,一下弄得人头疼,笑得刘婆眼睛疼。”这是一首典型的流传于安康地区的民谣,汉江、吉河都与安康的地域有紧密的联系。

介绍起安康的童谣,安康市汉滨区文广局局长罗先余感受颇多。3月23日,罗先余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康童谣从内容上则涉及少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或直白的描述市井百态,或俏皮的戏谑懒汉,既有传授生活知识的功能,亦有嬉戏游乐的功用。

“童谣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民俗文化形式,前些年,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一些新思潮的影响,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一种俗文化,流传在民间的一些童谣,慢慢的就被人们淡忘。”罗先余介绍说,在收集整理童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在“80后”到“95后”之间的这群年轻人中,童谣出现了传承与诵读的空白。这其实也是整个陕西传统童谣发展的现状。

“主要是这个阶段,物质文化发展速度较快,这一个时期的年轻人,认为童谣是土的东西,不够洋气,他们更愿意去接受流行文化。”罗先余表示,这群人近些年也已经成家生子,在与子女交流时,也已经没有了传承童谣的能力。

传承:

“把根留住”文化项目今年将出版《安康童谣》

罗先余认为,仅靠口耳相传,童谣能够流传下来,说明童谣还是有生命力的。童谣简练上口,能帮助孩子认识身边的事物,还能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比如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也会边玩边唱一些童谣,让游戏变得生动有趣。

“品叉,品叉;品品,叉叉;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忽碌儿忽碌儿一转,忽碌儿忽碌儿两转,准备上山捉小鸡!”

据罗先余介绍,这首童谣,就是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说的,说完后,几个人猜锤、包、剪,输者装老鹰,赢者做母鸡,其他孩子每人都在身后抓住前边人的衣服装小鸡,老鹰捉住小鸡为胜,输者接着装老鹰。

“为了保护和传承安康地区的民俗文化,政府近年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乡镇村庄采集内容,从去年开始,文化部门开始整理童谣,准备在今年出版《安康童谣》一书,这是一个叫做“把根留住”的文化项目。”罗先余表示,将童谣整理成书后,这些书将送到学校、社区和农村,以往靠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地把安康文化的根留住。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商州娃子

心里有个『扫天婆』

月亮光光,把牛吆到梁上。梁上没草,把牛吆到沟脑。沟脑响雷,把牛吆上回。门背后蹴了个偷牛贼,踢一脚,不动弹,打一捶,乱吱哇。

今年39岁的刘建涛家住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在今天这个几乎已经听不到童谣的年代,他还常常唱起童年时外婆教给他的童谣。“唱起这些歌谣,就想起了外婆,想起了童年那段最美好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天籁。”刘建涛说。

陕南的变迁在童谣里

刘建涛说,爷爷奶奶去世得早,母亲忙于家务经常将他兄妹三个托付给外婆管,每当他们不听话哭闹的时候,外婆就让他们围坐一团,唱歌谣给他们听:“一二三,上南山。南山有个毛老汉,天天吃饭把门关。有一天,没关门,土匪闯进他家门,吃他的饭,砸他的锅,把他吓得钻鸡窝。鸡拉胡胡他唱戏,把他吓得放大屁。”听到最后一句,他们顾不上擦脸上的眼泪,马上笑得前仰后合。有时候下连阴雨,他们在家里待得急,盼望天晴,外婆就用红纸剪个小人,给小人手上绑一根笤帚篾,挂在窗外,她就开始念“咒语”了:“扫天婆,扫天婆,上天给你雨皇说,地上娃娃嫌雨多。”外婆称她这样一念,扫天婆跟雨皇爷一说,天就晴了,于是,阴雨的天气没有那么难熬了。

通过童谣,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域在某个时间段的生产生活以及民风民俗方面的信息。刘建涛回忆起沙河子当地人自编并广为流传的童谣:“拉林子,穿裙子,一脚蹬倒尿盆子。”拉林子是现在商洛火车站北侧的一个村子,村里人生活比较富裕,思想较超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里的农村妇女就有赶时髦穿裙子的,惹来很多人异样的目光,就有人给编了这个段子。

“石门口,对面坡,坡上住了位郝大哥。黄河手表他戴过,牛仔裤他穿过,陕南陕北他去过,铁路工人他当过,蒸饭大肉他咥过,糊汤杂面他吃过。人勤心好不值钱,他三十多岁还没老婆。白天没人给做饭,晚上没人暖被窝。”“王彦子,拉担子(农村房屋的大梁),白馍蒸了几担子,人叫了一院子,薄荷岭过去了一串子,赶到天黑抬回一个坏坏担子。”这两首童谣里的主人公,据说都是沙子镇上的人。郝大哥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人勤心好,可是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仍然讨不到老婆。而王彦子从后山买回根大梁,因那时交通不便,叫了十多个人去抬,结果还给抬断了。还有“拖拉机,冒黑烟,走到半路让人掀(推)。”也反映了八十年代商州交通落后,道路不平,拖拉机载重上坡常须人帮着推的情景。虽然如今商州村村通上了水泥路,但那些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童谣还依然深刻的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中。

商洛童谣上“全国乡村春晚”

九年前,刘建涛的外婆去世了,当时在榆林打工的他不能回家奔丧,心里十分愧疚。刘建涛说:“外婆出生于1927年,是一个小脚女人,不识字,但是她很慈祥,心灵手巧,会唱很多童谣。外婆去世后,那些童谣就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里。我发现这些方言童谣好多年都没听到了,现在身边的孩子传唱的一些童谣都是普通话,没有地域性特色,商州本土童谣,却被商州的孩子遗忘了。那些童谣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弥足珍贵,应该把它记录下来。”2010年,刘建涛还曾把自己搜集整理的童谣用手机记录下来发在博客里,珍藏了起来。

“尖刀菜,锅板盖,你女婿在外做买卖。三十黑了才回来,你擦洋火我点灯,窗门外头有人听。听哩听哩罢,谁家两口子不说话!”2015年,刘建涛将思家情写成歌词,并将这首外婆教给他的童谣,附在歌曲开场部分,随后在商州区化馆馆长郝忠锋的协助下,对歌词进行了修改,谱曲后作为情景剧《回家》在2016年全国乡村春晚上演出,并获了“最佳乡情”奖。

刘建涛说,童谣,是一种幽默诙谐通俗的地域语言文化,它直白而又不失艺术性。不管多大年龄的人,一段熟悉的童谣就可以让人回忆起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代,那些亲情乡情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泛上心头。但是,现在随着农村人进城和普通话的普及,好多优秀的童谣已经很少有人传唱,仍在传唱的一些童谣也没有了原生态味道。童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它、传承它、发扬它。华商报记者 程娟

尖刀菜,锅板盖,你女婿在外做买卖。三十黑了才回来,你擦洋火我点灯,窗门外头有人听。听哩听哩罢,谁家两口子不说话!

(商洛流传)

凉皮、油菜花

都写进汉中童谣

汉中的油菜花开得正好,而汉中的米面皮更是全国闻名的小吃。这些老百姓生活中的美食、美景也被写进了童谣。

油菜花海征来的童谣

“油菜花、油菜花,油菜姐姐会种花。她种的花儿像喇叭,嘀嘀哒哒回娘家。”

“过去时间太长了,当时从学生中收集上来的这首同哟,具体是原创还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也想不起来了。”3月23日,城固县上元观小学教师董兴记说。

今年43岁的董兴记是城固县上元观小学的一名老师,从18岁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学校里教学,曾经带过语文课,也教过数学课,还一直担任班主任。董兴记说,2014年的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活动主会场就设在城固县。而为了宣传油菜花海的美丽景观,提升城固和汉中油菜花海的对外知名度,县上曾搞过一次征文大赛活动。

“我一直比较喜欢文学,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在班里把这个事情给同学们说了。”董兴记说,他记得2014年他带的是六年级,当时班上的同学热情都非常高,没几天就交上来了很多和油菜花有关的诗歌、散文等,这首童谣就是其中一名同学交上来的。

董兴记说,当时他读到这首童谣时,感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非常形象,所以就向征文组委会提交了。

“非常具有地域特色,既体现了汉中的油菜花,也易于传唱。”董兴记说。

吃凉皮吃出个童谣

“小三子,淘小子,成天爱吃面皮子。面皮子,香辣子,辣子抹了一鼻子。跑到河边洗鼻子,小鱼辣得哭鼻子。”

“这首童谣是我原创的,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就扩展了一下创作出来了。”今年55岁的牛子文是大唐略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且是省作协会员。

牛子文说,他从小在洋县长大,到18岁中专毕业后边分配到了略阳工作,这一工作就是30多年。“一直以来我就喜欢文学,喜欢看名著,平时也会进行创作,小说、诗歌、散文都会写,但主要写诗。”牛子文说,目前他已出过一本诗集,而说起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他说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当时为了考中专,我们班主任就训练我们写作文,而那时我作文也写得比较好。”牛子文说,后来他便顺利考上了中专,但文学的种子也种在了心底。工作后,他喜欢看书,看得多了就开始自己创作。

说起创作这首童谣,牛子文说,有一天他在小摊上吃面皮,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舀辣子时不小心抹了一鼻子,就根据这个场景写下了这首童谣。“我们小时候娱乐项目比较少,就靠着唱童谣娱乐。”牛子文说,童谣就要求好玩、童趣,这样才会适合孩子们传唱。而这首童谣,随后在省上组织的一次童谣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做朋友,开了门摘石榴,石榴树上有个鹅,鹅鹅,叫姑婆,姑婆要吃咸鸭蛋,蛋蛋,打鸡蛋,勉县的姑娘会擀面,擀的面像张纸,下到锅里滴溜溜转,你一碗我一碗,打了我家的花瓷碗。

(汉中流传)

征稿启事

寻找你心中最美的陕西童谣

用最浓的乡音吟诵最美的童谣。如果你心中有一首陕西童谣,请将它发给我们。

■征集时间:

3月21日-3月28日

■征集内容:

1.陕西童谣的文字版,包括关中、陕南、陕北各地的童谣

2.朗诵陕西童谣的视频

■投稿方式:

1.邮箱投稿:

邮箱地址huashwh@sina.com,文字版投稿请编辑童谣内容发送至电子邮箱;视频投稿,请用手机拍摄童谣朗诵视频,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两种投稿都请以“陕西童谣”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标明童谣传唱地区及您的姓名、电话,欢迎您讲述自己的童谣往事。

2.手机投稿:向华商报官方微信后台(ID:hsb88880000)回复:#陕西童谣#+您的姓名电话+童谣文字(如有音视频,请一并发来)。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搜索公众号“喜闻乐健”,关注华商文体娱微信公众号,编辑#陕西童谣#+您的姓名电话+童谣文字,发送至公号后台(请编辑至一条内容中发送)。

得儿歪,马桑拐,骑白马飞上甩。过汉江过山寨,到了吉河吉河怪。吉河坝种南瓜,南瓜上头还开花,花上蜂子嗡嗡嗡,一下弄得人头疼,笑得刘婆眼睛疼。

(安康流传)

新闻推荐

城固老庄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跑”

本报讯(通讯员肖昆)春日里,城固县老庄镇鲁家庄村百亩猕猴桃示范园,新枝正发着青翠欲滴的嫩芽儿;双井村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工人正忙着整理新栽的葡萄苗;杨家坡村柑桔示范园,成片的桔树在阳光下精神焕发...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