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话说到群众心坎上事做到基层关键处 记城固县委办驻勤俭村脱贫攻坚工作队

汉中日报 2018-01-31 10:23 大字

本报通讯员司京昆 “年底了,‘一对一\’家庭式农家乐的游客越来越多,这比我当初在外务工一个季度还能多挣两三千元呢,多亏了县委办驻咱们村的工作队,他们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家住城固县二里镇勤俭村的脱贫示范户肖子红对记者说。

城固县委办驻二里镇勤俭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针对影响村民增收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抓住村民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从转认知、找技术开始,多点推进,按照“***、不落一人”的要求,带领村民共奔致富路。已发展了“一对一”家庭式农家乐10户,星级农家乐2家,涌现出了肖子红、肖仕贵等脱贫致富能手。

“五大工程”完善基建补短板 “进门先看房,然后再看粮,三看家中有无读书郎,四看有无病人躺在床,五看劳力强不强,六看水电路网怎么样。”驻村工作队长吴志宏向笔者道出他的工作经验。勤俭村位于城固县南部山区,距城52公里,2002年由原两河、勤俭两个村合并而成,辖4个村民小组,现确定贫困户109户,296人。根据《县委办公室帮扶勤俭村2017年度计划》,系统提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村级组织建设、村民素质提升“五大工程”,工作队牢牢把握“三年为限”的底线,大力实施基础补短工程,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进总投3610.535万元的水、电、路、通讯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目前已到位资金1680余万元,修建便民桥5座,硬化道路5.21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成功解决1-4组贫困户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建成便民服务室和农家书屋;完成电力低压线路改造和磁卡表入户工程;规划占地10.5亩、易地扶贫安置55户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8月入住,投资18万元的垃圾填埋场已建成。

特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路 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关键。二里镇党委书记江春生对笔者说:“争取把勤俭村产业做出品牌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不忘初心,谋求向外探索和发展之道”。勤俭村结合实际制定了“稳粮油、兴苗木、强药材、壮畜牧、做特色(大鲵、竹鼠、旅游)、优三产”的发展思路。依托酒业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新发展玉米、高粱220亩,其中贫困户户均种植2亩,全部按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依托茶业公司,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带动70户贫困户种植茶业300亩;依托药材公司,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50户贫困户入社,发展以厚朴为主的中药材经济林10000亩,其中贫困户户均种植10亩,已建立互助资金、水产养殖、土猪养殖、大鲵养殖、中药材、鸿鹄(竹鼠)养殖六个专业合作社。帮助现有2家农家乐加大星级农家乐创建力度,鼓励引导公路沿线有条件的农户依托现有条件适当改造后创办“一对一”家庭式农家乐6户,利用旅游网站、旅游节会、广告牌等广泛宣传勤俭村旅游信息。

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力 “在政府各部门的帮助下,我也做起了家庭式农家乐,花卉苗木也在积极向外出售,儿子也结婚了。我相信贫穷只是一时的,只要肯干就能在新时代中成为致富能手”。村民肖仕贵说。工作队重点采取帮助发展产业、增加务工收入,对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全部按要求进行兜底保障,搭建起了***的“滴灌路径”。大力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扶智”与“扶志”并行,着力抓政策●

引导、抓示范带动、抓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农业、畜牧、果业等技术专家,进村开展养殖、种植等技能培训,召开群众大会请本村种养大户现身说法,帮扶贫困大学生和高中生成长成才,引导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扶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志气”,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动能。积极实施村级组织建设工程,强化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等机制,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大力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民情直通车“365工作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新水平。按照“一好双强”“三有三带”标准,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日常考核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宣传员、指导员、联络员、督导员、战斗员“五员”作用,帮助村上理思路、抓衔接、保落实,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三力”。

新闻推荐

落实河长制推进“河长治” 汉中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纪事

本报记者周芳芳通讯员肖大勇“河道变得更清了,在这耍着也舒心多了!”连日来,不少在汉江边上散步的市民群众由衷感叹。这些改善得益于河流有了河长。若发现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市民可直接拨打岸边河长...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