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评树好乡贤引领好民风 ——汉中市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综述

汉中日报 2017-11-30 12:22 大字

本报通讯员 王恩科 乡贤,简而言之,即各地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受本地民众所尊重的饱学之士、贤达之人。乡贤文化,则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汉中自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远有像张骞、李固、蔡伦等名垂青史、炳耀千秋的“古贤”;近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文忠、“中国好人”胡万春、“陕西好人”刘建红、汉中道德模范刘恩翠等一大批奉献基层、服务人民、感动群众的“新贤”。他们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他们的乡贤精神、榜样力量,熠熠生辉、润泽天汉,形成了扎根沃土、贴近生活、影响广泛的汉中乡贤文化。

惠风浩荡润万家,群贤毕至展宏图。为了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乡贤热心公益、引领风尚、移风易俗、反哺家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他们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感染百姓、滋润乡风、引领价值,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今年4月,汉中市启动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采取示范推进、分步实施、全面铺开的方式,在全市152个镇1948个村普遍建立起乡贤文化促进会,使乡贤文化成为汉中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促进乡村自治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

开展乡贤挖掘选树,重塑敬贤修德淳朴新民风 按照《在全市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的方案》,汉中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思路,采取“典型培育、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方法,紧扣“评选”“学习”“宣传”3个环节,分层级在镇、村(社区)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形成了镇有乡贤模范、村有道德标杆的工作局面。

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以“身边乡贤大家评”活动为载体,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确定“品行良好、处事公正、为人正派、遵纪守法、威信较高、群众口碑好”的评选标准,并按照常住人口0.5%的比例,通过“一推荐、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七个程序(即村民小组推荐,村“两委”评议和镇(办)评议,镇(办)审核和相关部门审核,初评候选人公示和正式候选人公示),从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退休干部、返乡专家等重点人群中挖掘树立一批口碑良好的“贤人”、能人作为乡贤。

广泛宣传见贤思齐。广泛宣传乡贤事迹。按照“一幅照片、一张榜、一个故事、一块匾”的“四个一”(即:每人一幅照片,展示乡贤风貌;镇村重要路口张贴榜单,弘扬乡贤精神;整理撰写个人故事,宣传乡贤事迹;门楣悬挂牌匾,彰显乡贤地位)的宣传模式,从而达到用舆论弘扬乡贤、让群众学习乡贤、全社会尊重礼遇乡贤的良好效果。同时,广泛开展“乡贤进讲堂”“乡贤故事会”、优秀乡贤风采展示等活动,并利用文明乡风一条街、文化广场等绘制文化墙、设置宣传栏、设立乡贤榜,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精神,引导群众见贤思齐、躬行善举、遵法守礼。

抓点示范整体推动。8月11日,汉中市在城固县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在全市全面推开“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略阳县在徐家坪镇的明水坝村评选乡贤,成立了文化促进会,建立乡贤文化墙、文化长廊,弘扬乡贤文化。城固首先将25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省级重点示范村作为建立“乡贤文化促进会”试点村,推行“评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用乡贤、当乡贤”的“五步工作法”在镇村全面推动乡贤文化促进会建设,并设立乡贤工作室、乡贤志愿服务站和说事评理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打造软硬件环境,为乡贤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南郑、洋县、宁强等县区积极示范推进。留坝县不仅通过建立乡贤文化墙、“院坝说事会”“院坝颂德”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本地乡贤的先进事迹和嘉言懿行,还对各村乡贤进行学习培训,让其知道乡贤的职责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进行积极探索,切实发挥乡贤引领社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排头兵”作用。

推进法治德治融合,再造乡贤治理蓬勃新气象 汉中市创新实施“两委+乡贤”的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发动乡贤积极投身乡村发展,树立农村新风正气,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汉中市建设“全域绿化生态美、村容整洁人居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产业富民生活美”的新乡村贡献力量。

一方面,大力支持德高望重的文化贤人组建文艺宣传队、曲艺演出队、科普协会等,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积极广泛开展群众纳凉晚会、农民歌手大奖赛、群众文化雅集、农民文化节、送欢乐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明祭祀、民俗表演、敬老孝亲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汉台区龙江舞龙舞狮、铺镇文艺宣传队、河东店“农二哥诗社”等品牌文化组织中的文化乡贤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经常组织文艺调演、赛诗会、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城固县原公村乡贤文化促进会会长唐楷鉴,虽然年过7旬但精神矍铄,作为当地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民间艺术家”,他利用乡村大舞台定期召开乡贤大讲堂为广大群众宣讲孝道文化、教授书法艺术,并带头成立编撰委员会,积累收集村史素材,不辞辛劳、笔耕不缀,编撰《原公村村志》,为弘扬和传承原公村的乡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方面,明确了“原则上村两委成员不参与乡贤评选”的规定,为乡贤发挥群众名义领袖权利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通过邀请有文化、见识广、信息灵乡贤旁听政府各种决策会议,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重大事项,激励乡贤为镇村“两委”献计献策,发挥“参谋长”作用,逐步在镇村“两委”和群众之间,形成一支中坚“调和”力量,切实打通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助力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洋县留村村的乡贤魏新华,作为当地企业名人,始终关心本村发展,出资近5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文化广场,赞助1万余元用于全村表彰评选“道德模范”,推动村风民风持续改善。镇巴县实行定期举行乡贤座谈会制度,加强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与乡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和鼓励乡贤当好镇党委政府、村委重要决策的咨询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引导员、监督员。

发挥乡贤引领作用,凝聚脱贫致富发展新动力 为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汉中市坚持“乡贤文化促进会”与村“四会”组织有效结合、统筹推进,将群众基础好、处事公道正派的乡贤吸收到镇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为村民算好“经济账”,用乡贤打好“感情牌”,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投身基层公益事业、妥善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作用,有效弥补村镇“两委”“想解决却解决不了的重要难题”。

发挥“致富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微信群、村民小组会、院坝故事会等平台,让乡贤中的企业家、致富能手能人现身说法,分享创业历程、讲述脱贫故事、交流致富心得,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提高自身致富能力。同时,激发广大乡贤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困难群众学技术、筹资金、跑市场,实现“先富帮后富、同奔小康路”。汉中市全国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城固县桔园镇胡胜强发动80多户桔农成立“城固县胜强柑桔专业合作社”,带领桔农将柑桔销往外省甚至国外,被十里八乡桔农誉为“桔红娘”。南郑区喜神村乡贤聂江通过自身企业招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积极成立红寺坝村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向贫困户免费提供土猪苗360余头,带动38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发挥“热心公益人”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热心公益的乡贤身体力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农村大操大办、破除陈规陋习。号召群众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心支持政府脱贫攻坚重大举措。城固县依托乡贤力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要求子女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并利用道德评议会监督赡养义务的履行情况。洋县留村76岁的乡贤冯志轩,既负责农家书屋、广播室的管理,还参与全村的政策宣传、文艺组织工作,退休至今20年,义务助力全村发展,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发挥“纠纷调解员”的矛盾化解作用。高度重视并主动激活各地乡贤资源,充分发挥乡贤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作为解决干群矛盾、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洋县东湾村修建村委会,由于主干道拓宽,需要拆掉17家的房檐和十几户的房周栏杆,为了争取村民理解支持,村里乡贤和一部分村干部组成拆迁小组,先开大会动员,再一户户上门走访,在这些乡贤努力下,所有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村级道路全部实现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城固原公镇两户村民因建房占用宅基地的问题产生矛盾,镇村干部多次调节都无功而返,村里乡贤郝本明主动出面协调,最终让矛盾双方达成共识,妥善解决了搁置近10多年的一起民事纠纷,成为当地村民口口相传乡贤助力和谐乡村建设的佳话。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10个镇村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占镇村总数比达43%,共评选出乡贤4500余人,“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正如雨后春笋在秦巴山区和汉水两岸逐渐铺开。乡贤泽被乡里、引领民风、温暖乡亲已成为凝聚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乡贤文化正在用一种“看得见”的感召力,在天汉大地汇聚起一股引领乡风民俗崇德向善、自力更生、见贤思齐的强大力量。

新闻推荐

陕西一矿区非法施工发生事故,致3人死亡2人受伤

今天(11月20日),记者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了解到,2017年11月17日14点33分,城固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一矿区发生事故有人死伤,请求救援。县公安、卫计、消防、国土、安监、林业、双溪镇等单位...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