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价格倒挂5年之内难解决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前不久表示,我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的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商务部的表态或许只是一厢情愿,至少在5年内,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的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探索外转内产品直接内销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指出,商务部的一个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售价高于国外的现象,已影响到了决策者对贸易平衡的判断,引发中国政府部门的关注。
奢侈品在中国生产,再出口到境外,再进口内销直接推高了价格。为此,陈德铭曾经指出,很多国际名牌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为什么出口后再内销呢?这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增加了物流费用。陈德铭认为有必要探索让外销转内销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的途径。
中国有大量的加工贸易在国内制造,再运到海外去,比如有些电子产品、高档服装,按照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在中国加工以后必须出口,而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否则税收就要提高。
分析人士指出,商务部的表态对解决加工贸易内销问题、缓解中国顺差过大的国际压力以及“奢侈品比海外贵”的国内压力上发挥关键作用。
境外购物年耗数百亿美元
据悉,我国大量的游客赴境外旅游都会采购商品回来。据估计,中国个人单次海外采购量大概是1000美元,有这么多中国赴海外游客带回来的商品都没有计入海关统计,这实际上低估了中国数百亿美元的进口规模。而且,随着国内消费档次的提高,奢侈型消费品现在变成了普通消费品,所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整个政策体系面临着挑战。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21亿人次,总收入约1.1万亿元,人次支出524元。相比之下,中国2010年出境旅游5400万人次,旅游花费480亿美元,人次支出约合人民币5800元。出境旅游人次支出是国内旅游人次支出的11倍,是入境游客人次支出2300元的2.5倍。中国出境游客消费高的主要原因是购物,购买主要是箱包、皮具、珠宝等奢侈品。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专栏)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表示,游客蜂拥到境外购买奢侈品,主要原因是中国在进口环节对奢侈品征收高额税收,导致国内外同类商品产生巨大价差。
奢侈品进口需缴税50%以上
就“奢侈品比海外贵”的问题,陈德铭曾分析三点原因:一是部分海外市场没有关税,如香港地区实行零关税政策;二是内地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大,增加了高档消费品在内地的交易费用;三是金融危机后,海外产品在其所在国家地区为了促进消费,进行折扣和降价处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分析的三个主因与陈德铭略有差异。他认为,一是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二是国内品牌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消费者选择较少;三是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包括关税、消费税。
据了解,进口的高档消费品在国内的综合税负较高。以进口化妆品为例,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项。产品的种类不同,进口关税也会有所差异,从6.5%到18%不等,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则高达30%,累计需要缴纳50%以上的税费。
炫耀性消费推高奢侈品价格
此外,国内奢侈品价格倒挂还因为中国国民消费奢侈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即炫耀阶段,把奢侈品消费简单地认定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未到欣赏阶段和体验阶段。这也促使国外奢侈品公司进行歧视性定价,从而推高了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
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的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自身财富的4%左右,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苦求”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就是非理性消费观。而中国目前奢侈品展的扎堆,似乎正在刻意培养这种非理性的土壤。虽然还远未达到奢侈品消费的阶段,但中国恰恰是全球奢侈品消费成长最快的国家。这其中有很多因素,社会舆论的推动是很重要的原因。
还有,国内一线城市商业租金成本较高,也是造成奢侈品售价较高的因素之一。
税制合理化解决奢侈品价格倒挂
针对奢侈品价格国内外倒挂,陈德铭表示,我国将大力培育市场竞争的主体,包括培育中国高档、优秀的消费品品牌来促进市场竞争。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方面,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商贸物流规划,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降低商品流通交易成本。此外,我国还将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陈德铭表示,我国将出台优惠政策,减轻零售企业负担。
姚坚提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进一步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中国分销运营环境;跨国公司、零售公司给中国市场合理的价格定位和销售策略;由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和税务部门完善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政策。通过税制进一步合理化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商务部的综合对策之一。
事实上,早在2009年,为了把巨额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变成内需,商务部正在研究降低部分奢侈品相关税率问题,只是相关措施一直没有出台。
业内人士指出,仅靠降低关税并不能降低奢侈品价格,并不能真正解决奢侈品价格倒挂的问题,还需形成理性看待奢侈品的消费观念,避免厂家歧视性定价。
在中国涨价预留足够利润空间
对很多经常购买奢侈品的顾客而言,奢侈品每年涨价几乎是个“铁律”。继去年7月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后,从4月1日起,大牌LV(路易威登)再次启动了新一轮调价。而Dior、Celine等品牌也无一例外地在最近调高了部分货品的售价,幅度在5%-15%。
据悉,香奈儿(Chanel)上海专卖店也从4月1日开始对香奈儿腕表系列提价,涨幅估计在7%左右,香奈儿手袋也将会涨5%-18%,部分手袋甚至涨20%。深圳路易威登(LV)旗舰店从3月1日开始已全线提价,全国范围的平均涨幅为5%左右,部分产品涨幅略高于平均涨幅。
业内人士指出,奢侈品商在中国的涨价是有“预谋”的,未来奢侈品集团都会转战中国,人民币升值预期、商务部又提出未来要缩小奢侈品海内外差价,为了给将来预留足够的利润空间,奢侈品商在中国将要或者已经进行“预谋性”涨价。
据分析,奢侈品提价更多的是一种价格策略,为了提高和巩固自身高端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在汇率变化、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奢侈品不涨价,则意味着在贬值,这样奢侈品商就会流失很多固定消费者。业内专家指出,从成本测算上来说,奢侈品牌是最不应该涨价的,它们的利润率非常高,基本上是三分成本七分利润。
价格倒挂商品不仅仅是奢侈品
业内人士指出,商务部的愿望虽然是美好的,但是,这可不是商务部一厢情愿的事情,牵涉到许多部委,其他部委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一定会认可商务部的想法。另外,虽然一些奢侈品品牌正在取消代理制,但这仅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奢侈品还是依赖代理制的。中国市场这么大,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没有代理商的运作很难发展。因此,奢侈品价格倒挂问题近5年内很难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在我国岂止是奢侈品价格倒挂?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商品已经贵过美国,汽油、商品房价格高于美国一倍,汽车等耐用商品也比美国贵。更加可怕的是,蔬菜、水果等日用消费品价格直赶美国,一部分已经贵于美国。因此,比奢侈品价格更急迫需要解决的是日常消费品以及汽车、住房等耐用品价格高于国外的现象。
中国的高物价中生产成本并不高,到终端零售市场的畸高价格主要是流通成本推高的。流通成本中政府主导的高过路费和各种高收费,国有垄断企业产品如高油价等是中国大陆高物价的主要推手。关键是政府是否有勇气拿自己主导的高过路费、高收费以及国有垄断企业产品高价格开刀。
新闻推荐
日前,为更好地履行化妆品安全监管的新职能,全面掌握上杭县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基本档案,上杭局精心部署,开展了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同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