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化妆品将划为特殊类行业规模恐大幅收缩
备受消费者欢迎的美白化妆品市场将迎来大变局。新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于6月30日正式实行。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国家食药监局官网上显示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化妆品注册备案有关执行问题的通告》中还明确指出,美白产品也将在明年6月开始归类为特殊用途化妆品,这意味着市面上近两成的美白产品将被淘汰出局。
新规严控“美白"
据了解,带有“美白"宣传字样的化妆品归类为特殊用途化妆品,涉及的范围将相当广泛。特殊用途化妆品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化妆品卫生监管条例》规定,特殊用途化妆品分为九大类,包括育发类、染发类、烫发类、脱毛类、美乳类、健美类、除臭类、祛斑类和防晒类。此前,美白产品并不在列。
新规显示,凡宣称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的化妆品,均纳入祛斑类化妆品,按照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必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或进口。
据悉,随着美白化妆品特证化管理时间表的制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所有美白化妆品的申报许可程序均须严格按照现行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规定要求执行,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参照现行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申报审评程序执行。
根据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化妆品注册备案有关执行问题的函》,对于美白化妆品的范围界定,凡产品宣称可对皮肤本身产生美白增白效果的,均严格按照特殊用途化妆品实施许可管理。如果产品通过物理遮盖方式产生美白效果,且功效宣称中明确含有“美白"、“增白"文字表述的,也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实施管理,审核则参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相关规定执行。如果产品明示或暗示消费者是通过物理遮盖方式发生效果,但功效宣称中不含有“美白"、“增白"文字表述的,则按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施备案管理。
此外,仅具有清洁、去角质等作用的产品,不得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具有美白增白功能。如果是以美白系列套装形式销售的产品,其中应当至少有一件产品为美白化妆品。
行业将迎“地震"
针对这一情况,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分析称,《通告》对化妆品企业影响甚大,尤其是生产美白产品的企业,1/3的企业将受到影响。
对此,国内品牌相宜本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经陆续有媒体询问关于此次新规实施后品牌的态度,但品牌尚不愿对此公开表态。国内品牌泊莱雅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品牌已对旗下所有涉及美白的产品进行了“特殊用途"的审批程序,因此在此轮新规实施中,受到的影响将很小,仅仅涉及少数品类的调整。
权威化妆品专家李铭泽表示,政策出来影响最大的就是打着美白字眼但不具备美白功效的产品,比如去角质类的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号称产品在去完角质后有美白功效。但这个政策出来后,企业就不能这样宣传,至少在说辞上会更加严谨。“因为去角质和美白是两个概念,新规实施后这样的产品生产企业要如何宣传、如何调整都是一个问题。这样一来最终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度反而会更大。"他说道。
南方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刘凤岩表示,一般的美白产品中都会增加铅和汞,或者含有果酸类的东西,用的时间久了,皮肤上就会留下重金属,消费者用过后,若不做防晒,极容易产生色沉,肤色反而更加黑,严重的可能导致毁容。加入特殊用途化妆品行列后,美白化妆品会安全很多,对消费者是好事。
不仅如此,新规的出台也意味着这类产品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相关化妆品企业生产、销售美白类产品的门槛和成本都将大幅上升。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4000家化妆品企业,如果按照每个企业年均申报10个美白产品来计算,每年需要申报将近4万个产品,而国产特殊许可批件约为1.9万件,现在新规一出,审批量翻了2倍多。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批件需时更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妆品品牌负责人表示,虽然针对美白类产品的新规明年才生效,但留给企业的申请时间很紧,包括产品检验、产品生产能力审核,再加上产品申报受理及技术评审,这样算来,一个新美白产品走完申报流程起码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美白类产品可以说是占比最大的一个品类,而新规的出台无疑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准入门槛和产销成本。
据了解,目前,美白类产品占到中国护肤化妆品市场近30%的份额,新规的出台意味着这类产品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相关化妆品企业生产销售美白类产品的门槛和成本都将大幅上升。
为此,广东省日化行业协会曾联合业内涉及美白化妆品生产的企业举行座谈会,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不要将美白化妆品管理特证化,但现在看来,美白化妆品特证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政策变动,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两手应对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已有美白类产品的备案及变更备案;另一方面,收缩美白类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规模,改做主打保湿、补水等相关功效的产品。“预计受特证化管理的影响,广东省的美白类化妆品生产规模将收缩近半。"余雪玲说。
新闻推荐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网购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已经实施近4个月,其间不少消费者投诉称电商平台落实不到位。为此,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约谈了包括阿里、苏宁易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