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成联合利华新型有效发展战略
[摘要]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战略,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活法,那么像 联合利华 这样的大巨头要如何以优雅姿态获得持续的企业竞争力?哈佛大学的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在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战略,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活法,那么像联合利华这样的大巨头要如何以优雅姿态获得持续的企业竞争力?哈佛大学的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在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新》一书中写到:开放创新是研究企业获得及维持竞争优势的策略问题。
现代商业社会,企业的创新模式正在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很多五百强的老牌企业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的竞争优势更多会来源于如何有效利用最新最高尖的创新成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闭门造车拍脑袋求创新求变。这是“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原型。
所以具体到跨国大企业身上,他们是如何八仙过海实现适合企业自身的开放式创新的?趁着今天下午在上交会现场的一场论坛,主办方邀请到了联合利华和壳牌创新平台负责人。从两家企业的策略中探讨关于中国大企业的创新之路到底该怎么走?这一重大命题:
大企业创新方法论
壳牌大家都知道。世界级的能源开发和提供方。其下设立的壳牌创新部门旨在发现与外部能源创业者合作的可能,使用他们的技术去提高自身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构建公司环保理念的大愿景。
联合利华对于开放创新的“姿态”就显得稍有不同了:2015年全球同步上线的“联合利华创想+”项目,通过发布针对各国消费者的项目需求订单,对接资源寻求适合合作的初创企业,双方形成资源技术的互补以作产业创新的结合。
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54%的公司上市开放创新技术都是来自于U+开放平台上的。投入占到了全球近十亿科研经费中的800w,以一年十家左右的投资速度让人刮目。
所以我们不难总结说,这样的开放战略不再只是一种战略上的打法辅助。更多是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愿景,关系到企业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石。
壳牌创新创新工场(上海)总经理邓群博士表示:中国的科技巨头在开放式创新领域的实践才刚刚开始,与欧美主流公司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大公司的开放式创新不仅是目前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最大短板,更是在资本以及创新层面实现闭环的最关键因素。
大公司和初创企业间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
在论坛中双方还探讨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因为实际上,在中国当下的法律体系下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是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所以难免会有初创的企业对于拿大公司投资的钱或者是合作,会存在着多少的抵触。
壳牌创新创新工场(上海)总经理邓群博士表示:壳牌开放创新平台的角色主要还是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使用者而非拥有者。所以界定得会比较清楚,和初创企业之间依赖关系不会那么强。
对此,联合利华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开放创新总监王红强博士发言中则提到:和联合利华盈利性质的投资部门性质不同——U+对于不同的合作伙伴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是买断一家公司的创新研发专利提供给供应链上的厂家配合联合利华来做全球性的产品下线销售,这也就意味着要远远比制造一家创业公司来得容易。他还拿了最新的研发成果作案例和我分享:
也是大家日常用的联合利华旗下的洗发液产品。一家生产商研究出了用氮气往塑料包装瓶中作填充来降低包装的塑料用量,起到了积少成多的环保效果。
这项技术正契合了联合利华创新平台在全球发布的需求订单,但这家厂商又无法满足联合利华那么大的订单需求,所以最后这项技术等于被完全收购交给了联合利华的供应商提供生产推向市场。这会是U+的战略方法论之一。
跨国大企业的强势往往成为很多企业的忌惮。但如果这项是以往被投企业认为难拿到的钱和利能起到放大效应。通过大企业的海量渠道和资源得到技术和市场的结合,让企业自身的研发成果投向全球市场造福全人类。那么,我想这将会一种为大家所乐见双赢的局面,也是进步的意义吧。
总结: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大公司在开放创新的道路上做了哪些尝试?获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又遇到了哪些阻碍。
新闻推荐
4月15日,2016春季上海高级定制周在外滩22号拉开帷幕,本届高定周将再度呈现中国定制魅力与东方美学的国际化视野。作为高定周唯一指定美妆赞助商, 韩粉世家 献上了精彩绝伦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