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京化妆品、食药等企业失信今后将可查 计满12分直接进黑名单

法制晚报 2014-11-24 13:31 大字

[摘要]法制晚报讯 (记者 张鑫) 从明年元旦开始,看一家企业的食品、化妆品安全是优是劣,只要查询其在食药监局信用平台上的记录就能一目了然。而食药监局也将以类似驾驶证计分的办法

法制晚报讯 (记者 张鑫) 从明年元旦开始,看一家企业的食品、化妆品安全是优是劣,只要查询其在食药监局信用平台上的记录就能一目了然。而食药监局也将以类似驾驶证计分的办法管理是要企业 的信用。企业一旦在计分周期内被计满12分,将被锁入“黑名单系统",届时企业将在多种事项上受限,就连其招投标以及为员工办理进京户口都将收到影响。

化妆品、食药等企业失信今后将可查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近日开始实施。记者从“办法"的内容中了解到,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包括食品药品生产经 营的基本信息、准入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等。内容将涵盖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生产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

北京化妆品、食药等企业失信今后将可查 计满12分直接进黑名单

北京化妆品、食药等企业失信今后将可查 计满12分直接进黑名单

而在基本信息中,要求食药从业人员的行业从业经历、从业资格信息等信息都要逐一纳入。

而企业的不良信息则被分为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不良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自相关行政行为生效之日起计算。记录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自解除之日起转为永久保存的信息。

也就是说只要企业存在食药违法违规的行为,一旦被记录在案,不论过了多久,都能被查询到。

该办法将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计满12分直接进黑名单

企业首次出现提示信息,扣0.5分;被责令停产停业的,扣6分;食品药品违法受到刑事处罚,一次扣12分。就像开车违章扣分一样,“办法"规定今后将以计分制来量化食药企业的信用信息。

“办法"中规定,不良信息被归集后,认为该主体行为失信,按失信程度对应扣分值进行信用分级评定。一个信用周期内,主体信用扣分累积满12分后(超出12分以12分计)被锁入“黑名单系统"。

记者了解到,有三种情况将被一次性扣满12分。分别是: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处罚的;主体被禁止申请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人员被禁止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格罚的;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而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食药企业,此次提出的计分制也有明显的制约。

“办法"规定,同一主体首次归集入提示信息的,扣0.5分,两次以上每次扣1分。累积2分,就要被归入警示信息。也就是说,企业即使是轻微犯错,但是反复出现也将加倍处罚。而企业也有可能因为“犯小错"而积满12分,被锁入“黑名单"。

锁入“黑名单"企业将多处受限

企业被锁入的“黑名单"并不只是一种说法,根据“办法"的规定,“黑名单系统"将对严重失信主体建立失信主体电子档案,进行失信行为记录并保留生成对应分级与惩戒提示。

而企业或个人一旦进入“黑名单系统"系统,系统将发布监管公告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向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发出信用监管提示,提示其他有关政府部门注意或者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进入企业来说,进入这一名单后,食药部门将不予办理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业务;不为其招投标、发股上市、从业人员办理进京户口等活动出具无违法情况证明;在执行行政处罚时从重处罚。

不仅如此,平时专项检查的频次也将比没有进入“黑名单"的企业高。而抽检的覆盖率更是要求达到100%。也就是说,虽然“抽检"是带有随机性的,但是对于进入“黑名单"的企业来说则是“每抽必中"。

企业进入了“黑名单"仍旧有修复信用的机会。但是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被执行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等市场退出机制的主体,不得再次获得许可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申请信用修复。

新闻推荐:

化妆品命名新规定 禁用9类词语为化妆品起名

新闻推荐

西南大学女生双十一购物大多为化妆品和衣服

昨日,西南大学北区,停车场、食堂广场、快递代收点,都被双十一后第一波快递占领。粗略统计,昨日各大快递公司送往该校的快递总量接近一万。 相关阅读: 化妆品护肤品防变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