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实干,是脱贫致富的“秘诀”

广元日报 2020-05-12 07:40 大字

本报记者周俊

“大蒜种植时间短,见效快,经济价值高;从收获蒜苗开始,再收获蒜薹,最后是蒜头,三样为一个种植周期,半年时间可完成。粗略算算,3亩蒜薹产生的经济价值约为2万元。”4月28日,走进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绿油油的大蒜地里,村民郭青云正在抽薹、分级、捆扎、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55岁的郭青云,是土生土长的木门镇天星村人。因幼时患病医治效果不佳,留下终身残疾,一直以来只能在家务农维持生计。前几年,妻子在田间干活时又意外将腰摔断。“感觉天都要塌了……但看到年幼的儿子和卧床的妻子,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郭青云告诉记者。

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给予重点扶持。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郭青云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郭青云虽身带残疾,但种庄稼却是一把好手。他看准了通过种蔬菜、养禽类脱贫的路子,多次参加镇村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学习种养殖技能。在帮扶干部的积极协调下,他流转了同村6亩土地,分区域种植蒜苗、辣椒、莴笋等各类蔬菜,亩产达到2000余斤,产值达6万元。2015年,他家顺利脱贫。

脱贫之后的郭青云不满足于现状,他又开始计划发展养殖业。由于缺乏技术,创业之初郭青云夫妇手忙脚乱。但一心渴望致富的夫妻俩能吃苦耐劳,在当地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殖逐渐走上正轨。

2016年,当郭青云试养殖的10头黑猪出栏后,上门收购的企业对黑猪的品质大为肯定,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加努力学习养殖知识和实践操作。

在养殖方面积累了畜牧防疫知识后,他的养殖业越来越成功。这几年,他养殖生猪40余头、小家禽100余只……如今,养殖业又成了他家赚钱的“源头活水”。

“战疫”打响后,旺苍出台蔬菜生产保供相关惠农措施,他从中看到商机。“今年2月我又想办法流转5亩土地种上蔬菜,到目前,仅蔬菜这块收入就达到5万元。”郭青云说。

“前几天县上又出台了生猪稳产保供方面的措施。接下来我还得抓住机会再养殖生猪10余头,争取今年收入再翻番,达到20万元。”郭青云说,自己不勤快,再多、再好的政策也没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咱们靠着一双手,加把劲,日子就会越来越有奔头。

在大山深处,郭青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样一句话:追求幸福,实现梦想,得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这就是脱贫致富的“秘诀”。

新闻推荐

精细管理 护航校园安全

近日,旺苍县教育系统将工作重心从前期的复课准备转移到校园疫情防控上来。全县上下压实压紧责任,主动履职作为,确保思想和行...

旺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旺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