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的“明珠”

广元日报 2020-04-12 00:42 大字

旁何大顺

那山沟,还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那山沟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和铁矿石,因其后山有溶洞而得名“石洞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石洞沟就是国营旺苍金溪铁厂的主要矿区。那时没有通公路,山里人不知汽车为何物,小娃儿好赶热闹,我尾随着大人们行进在背运矿石的长长队伍中上山下坡。走一段路,领头的“背二哥”就要打拄稍息,放松一下被矿石压麻了的肩膀,有人“嘿喂”一声后便扯开嗓子唱起“背二哥”的号子,会唱的都附和着,那粗旷、豪放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因此,我从小就知道那山沟是可以挣油盐钱的“好地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结束了“以钢为纲”,金溪铁厂下马了。随后,“川北监狱石洞沟大队”来到这里驻扎,那山沟又渐渐热闹起来,垭口小河两边建了房屋,西南临沟的高墙内是监区,上面是驻军营房;东边有矿部办公楼、篮球场,垭口处有综合服务楼,这沟俨然成了一处热闹的场镇。

每天清早,都有农民背着蔬菜到垭口上叫卖,然后去赶“合作社”,用刚装进口袋的卖菜钱购回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每到过年过节,矿里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平时隔几周就要放电影。那时候乡村文化生活匮乏,每逢其时,周围三、五公里的村民都会赶到矿部坝子欣赏文化大赛,人们站着看,挤挤挨挨,其乐融融。

前些年,川北监狱撤出煤矿行业搬走了,这山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昔日的热闹情景只留在有点岁数的老人们的印象里。

后来,川煤集团和广旺公司除旧革新,投入巨资来这里继续开采煤矿,又开始大量招聘工人,青壮年们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岗位……

几年来,附近的村民们都说石洞沟面貌变化很大,自己因为上年纪和其他一些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过。

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故地重游,再一次来到石洞沟矿区感觉真是:今非昔比,名不虚传。

刚进入矿区,就看到排成长队的大汽车正在装运乌黑发亮的原煤,矿井口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井口,侧对面的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大楼,各种功能性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充电房、班衣房、员工澡堂及各生产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凡所应有,无所不齐。各基层队会议室的公示牌上,清晰地显现出班组当日值班负责人和工作任务等信息,由此不难想象各基层队班组在井下生产工作运行正常有序的场景;各种安全生产的警示标语、图片、文字,展示在会议室两边的墙上,一眼就能看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是以人为本,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的。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工人们骑着摩托或开着小车前来上班,这座煤矿的生产效益和希望前景,都写在他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

从工业广场上行至垭口大门处放眼一望,顿觉豁然开朗,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石洞沟这两年的变化也太大了!原来破旧的监区拆除了,拔地而起的一幢幢综合楼、住宅楼,点缀其间的职工大舞台、文化广场、塑胶运动场、沥青道路等布局合理、气派大方,原来监狱部队的营房旧址上矗立的“武警楼”(现称1号楼),更是风格别致、引人注目。矿部办公大楼旧貌换新颜,它是煤矿的首脑机关,各机关职能科室在这里紧张有序地办公。

以前公路边的老棚户区变成了绿化带,时令虽已是冬季,行走在矿区的道路、台阶上,处处洋溢着盎然绿意,恰似逛公园一般。矿区各处醒目的标语道出了石洞沟煤矿创业者们的豪言壮语和奋斗目标;图文并茂的宣传专栏及展板,记载着他们创业历程的坚实步伐及辉煌成果。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出石洞沟煤矿创业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志进取以及誓圆成功之梦的智慧和能力。

在我最熟悉的这道山沟沟里,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需遐想,我眼前已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新闻推荐

清风行清风劲

罗慧“十天前,我在镇移动营业厅办理宽带上网业务,工作人员承诺3天通网,现在都快十天了,网线还没安到家,娃儿上课耽误不起啊!”3...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