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堃元:为老百姓栽下“摇钱树”

广元日报 2018-04-03 01:01 大字

赵春玲本报记者陈绍海

2017年,旺苍县茶叶实现销售收入13亿,成为全县农业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支柱产业。“米仓山茶叶”成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短短十几年,旺苍茶叶从名不见经传到扬名海内,成为全县农民摇钱树,成为脱贫攻坚的利器,凭的是什么?

15年探索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旺苍发展有好资源,那里种茶有前途,而且能种出名优茶!”在白堃元看来,旺苍山高雾多,积温较低,“以茶兴农”的构想肯定能实现!2003年,旺苍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长期技术服务协议,并聘请副所长、研究员白堃元为全县茶产业发展顾问,由此,拉开了旺苍茶产业振兴发展的大幕。

从此,白堃元每年都会在旺苍住上两三月,在各乡镇的茶园、茶农之间来回奔波,指导种茶技术。“种茶要有品质意识,品质好了就能打响品牌。”他常苦口婆心地劝导茶农:“不要急着挣钱,先打牢技术,掌握了技术才能种出高品质茶叶。”

2010年,在白堃元的带动下,王云、朱万成、张世民、唐茜等全省顶级的茶领域专家加入米仓山茶业专家团队。该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成片、突出规模”的原则,把农户零星式的茶园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建成万亩亿元茶叶示范园8个、千亩千万元示范园30个和百亩百万元示范园100个,形成了以木门、高阳、五权、枣林为核心的四大茶叶生产集中区。

“旺苍茶叶要发展,就必须下决心改造现有茶叶品种,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在专家团努力下,旺苍茶园面积从2003年的3.5万亩发展今天的22.6万亩。茶叶产量由2003年的320吨突破到目前的6500吨。

乘势而上做强茶叶品牌

2010年,白堃元研究员把具有“叶色金黄、叶底嫩黄、茶汤鹅黄,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氨基酸含量高”等优异品质的“中黄1号”推荐到了旺苍,当年在木门镇试种了50亩,2013年初投产,品质和效益显著。2014年7月,在由世界茶叶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旺苍纯黄茶获得金奖。

4年来,旺苍县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推动黄茶产业发展,2017年已达到6000余亩,其中投产茶园500亩。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石义良说:“目前,黄茶的价格不错,干茶全县统一定价8800元/斤。农户以一半的土地入股,等见了效益都有红可分。”

“我们在2014年依托米仓山公司建了一个几十亩的育苗基地,每年出的苗子仅能满足700多亩扦插。旺苍昼夜温差大,对育苗影响较大,出苗率仅百分之二三十,导致育苗成本比较高。”县农业局茶叶站站长胥锦桦说,“茶苗还得大量从浙江引进,但全国的黄茶育苗企业不过3家,每年出苗才1000多万株,仅能满足3000多亩栽植。”

为了攻克黄茶育苗的问题,白堃元和他的技术团队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产茶区,严格把控育种、着床、选苗、扦插、施肥、防虫等一系列环节,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在木门镇三合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300亩黄茶良种繁育基地,聘请3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扎指导,预计到2019年秋季,全县的黄茶苗子就可自给自足。“土专家”“田秀才”承载发展希望

说起旺苍茶产业的异军突起,旺苍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乃志深有感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还邀请院士专家定期来县上开展工作,培养出了石宝旭、胥锦桦等一批县内的技术人才。同时还从高校引进了12名研究生来县上工作,拥有了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这才有了旺苍茶产业爆发式增长。”

为了留住专家人才,旺苍先后建成米仓山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朱万成技能大师工作室,方便专家定期为茶叶产业服务。2017年4月18日,在旺苍县第七届米仓山采茶节开幕式上,旺苍县人民政府授予白堃元、朱万成“旺苍县荣誉市民”称号。5名茶叶类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红城匠人”,享受政府给予的政府补助。

目前,旺苍县在川北地区率先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旺苍运管信息中心,成立科技服务驿站216个,选派22名科技副乡镇长、30名科技特派员和97名驻村农技员,不断提升茶农生产技能。涌现出了木门镇三合村石义良、化龙乡石川村赵树林、高阳镇虎垭村邬文举、农建乡农建村石军等60多名茶叶“土专家”,带动全县2万多户茶农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旺苍县获批筹建“全国米仓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本报讯3月20日,笔者从广元市旺苍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部门了解到,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旺苍县筹建“全国米仓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近年来,旺苍县以“米仓山茶”为主打产品,积极开展品牌...

旺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旺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