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雨露滋润茶苗壮黄茶产业“钱”景好

广元日报 2018-01-17 02:11 大字

周金泉本报记者陈绍海

“现在,全县大力发展黄茶,我们也投入60多万元发展150亩,去年9月中旬才完成整地,然后从浙江调苗子回来栽。”1月15日,在旺苍县化龙乡石川村黄茶园,正忙着察看黄茶长势的天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场管理人员赵树林说,“种植技术由我们出,村民来务工挣钱。”

近年来,在旺苍县20万余亩茶园中,以福鼎大白、名山131、福选9号、龙井43号等绿茶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改变,一种比普通绿茶更个性十足的黄茶在茶园中抢占一席之地,黄茶市场价格炙手可热,旺苍趁势把黄茶作为茶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

然而,这一具有极大前景的新兴产业,却受制于小小茶苗的供给。千方百计增大黄茶苗的供应量正成为旺苍茶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质好茶靓效益高

2014年开始,旺苍县木门镇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低产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种植了500亩黄茶,2017年已试投产。

据了解,旺苍县所种植的黄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珍稀黄茶品种“中黄1号”。黄茶虽是绿茶中的一种,但其独特的“叶色金黄、叶底嫩黄、茶汤鹅黄”增加了观赏性,比一般绿茶更香,口感清淡鲜爽。

“因旺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合作关系,就把‘中黄1号’推荐到了旺苍。”旺苍县农业局局长何茂华说,“2010年在木门镇试种了50亩,2013年初投产,品质和效益显著,县上提出了‘巩固提升绿茶产业,突破发展黄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

4年来,旺苍县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推动黄茶产业发展,2017年已达到6000余亩,其中投产茶园500亩。

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石义良说:“目前,黄茶的价格不错,干茶全县统一定价8800元/斤。农户以一半的土地入股,等见了效益都有红可分。”

自给自足促发展

尽管黄茶每年以上千亩的速度推进,但与预期差距甚远。县上的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5万亩黄茶,每个当年脱贫的贫困村都要建一个小产业示范园。然而,到2017年也只发展了6000余亩。

发展慢的主要原因竟是小小的茶苗!一是量少,二是价高。

“我们在2014年依托米仓山公司建了一个几十亩的育苗基地,每年出的苗子仅能满足700多亩扦插。旺苍昼夜温差大,对育苗影响较大,出苗率仅百分之二三十,导致育苗成本比较高。”县农业局茶叶站站长胥锦桦说,“在黄茶的原产地浙江,出苗率接近60%。茶苗还得大量从浙江引进,但全国的黄茶育苗企业不过3家,每年出苗才1000多万株,仅能满足3000多亩栽植。”

现在,旺苍茶苗仅能满足每年发展近2000亩。余下时间最多3年,面对5万亩目标压力,突破口在哪?

据胥锦桦介绍,“中黄1号”是在浙江低海拔地区选育的品种,却要在旺苍海拔600-1000米的地区进行种苗繁育,首当其冲的是要攻克育苗技术难题。“目前,全县正着手筹建1个200-300亩的黄茶良种繁育基地,并准备聘请2-3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扎指导,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攻克育苗难关,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种苗的供应问题。今年9-10月即可建成,到2019年秋季,全县的黄茶苗子就可自给自足了。”

随着黄茶育苗技术的成熟,茶苗价格已由1.8-1.9元/株回落至2017年的0.58元/株。今后,随着旺苍解决了黄茶育苗技术难题、良种繁育场的兴建,茶苗实现本地供应,茶苗价格还将进一步回归理性。届时,全县发展黄茶的势头将更为强劲。

新闻推荐

推5条精品线路 旺苍捧出红色旅游大餐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记者侯东)1月15日,在旺苍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以“老区红军情绿谷红城美”为主题的旺苍县红色旅游推介会上,该县隆重向外界推出了5条红色休闲度假、红色生态观光、红色文化体验游精品...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