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盯准全面奔康 蜀乡精准发力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9-22 04:31 大字

走蜀乡

看新貌·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刘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始终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四川省“一超六有”的脱贫标准,稳步推进***、精准脱贫,努力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精准施策 贫穷成为“过去式”

“今天的梯子岩村,变化最大的是路,最好看的是房,最耐看的是产业,最高兴的是群众!”9月18日,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梯子岩村第一书记权东告诉记者。

梯子岩村位于朝天区陈家乡东南方,村内山高坡陡,自然条件非常艰苦,是典型的贫困村。以前通往村上的唯一道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条沿阶而上、长约1公里的石梯路,这也是梯子岩村名字的由来。

自国家***政策实施后,村民看到了希望。2015年以来,该村抓住机遇,修建了3公里的通村公路、12.6公里的通组路、1座便民桥,还争取了国土整理项目。目前,全村四个组基本都通上了宽阔、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群众欢天喜地,直夸党的扶贫政策好。

通过精准识别,2013年底为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2014—2016年,全省累计实现3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据统计,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努力实现贫困群众“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标准”。

精准帮扶 齐心协力拔“穷根”

***,首先要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去年8月底,旺苍县张华镇松浪村第一书记林柏茂发现,有老百姓反映饮水点太少,天旱时只能采集地表水饮用。林柏茂立即通过 “红色通知单”将该问题上报给联系部门县委组织部,经过协调,县水务局当即派出工作人员到村再探查出了11个饮水点,经过建池子、铺管道,最后一处饮水点管道铺设工程今年也将完成,老百姓天旱吃地表水将成为历史。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平台助增收 搬迁有盼头

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全景。旺苍县委宣传部供图搬迁户正在采摘黑木耳。旺苍县委宣传部供图搬迁户冒雨补种。旺苍县委宣传部供图好日子□本报记者周金泉特约通讯员陈绍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怎样才能住...

旺苍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旺苍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