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赵自菊:身残志坚摘“穷帽”

广元日报 2020-06-18 01:50 大字

赵自菊正在院坝里挑选自家的木耳。

本报记者江琪文·图

6月8日早晨五点过,赵自菊就起床开始整理床铺、洗漱,收拾完毕后,紧接着准备给猪喂食。“今年的猪价挺高的,我要把它们照顾好,争取多下几个猪崽!”赵自菊尽管每天忙碌辛苦,却累并快乐着。在赵自菊看来,只要勤快肯吃苦,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夫妻同心共建家园

赵自菊,青川县乔庄镇解放村毛塔子社人,今年54岁。身材清瘦,皮肤黝黑,眼睛干净明亮,笑起来眼睛像一弯月亮,这是初见她时的第一印象。

见有客来访,赵自菊从家中搬出小板凳,左右两只手分别提三根凳子,她的左手没有手掌,提凳子时靠手臂发力挽着。旁人看着很吃力,想上前帮她一把,取下她左手挽着的三根凳子,赵自菊礼貌地拒绝了:“没事,我都习惯了,平时干农活的时候都是这样。”

赵自菊从小左手就患有残疾。小时候的她很喜欢读书,却因为家里穷,只有小学文化。成年后和丈夫结婚,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虽清贫,但两人一起努力奋斗,养育孩子、孝敬父母。在2008年地震中,赵自菊家的房屋成为危房。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压倒赵自菊一家,她决定和丈夫重建家园。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和丈夫在山脚下公路旁的空地上修建起房屋。

经历了这次地震重创,赵自菊和丈夫更加卖力,发展肉牛和生猪养殖、木耳种植,农闲时则务工……总之,不能让自己闲下来。

丈夫患病勇挑重担

眼看着一家人的日子好了起来,一儿一女也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本以为可以过上轻松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1月,赵自菊的丈夫发现身体不适,去广元市中心医院查出患有食道癌,赵自菊不相信这个诊断结果,带着丈夫去成都检查,检查结果仍是如此。医生告诉赵自菊,她的丈夫的病情到了晚期,不能通过手术,只能选择保守治疗。这个噩耗让赵自菊伤心不已,她在家里痛哭了三天。

痛哭过后,还是要面对现实。赵自菊知道,丈夫生病后,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她要拼尽全力扛起这个家。为给丈夫治疗,赵自菊在亲戚朋友那借了十几万元。治病的欠款、长期服药的费用,成为压在赵自菊心头的沉重“大山”,但她不愿放弃救治丈夫的任何机会。为给丈夫治病、还欠款,赵自菊干活更加卖力。

在乡亲们看来,这一年的时间,赵自菊似乎一下老了十岁。在旁人眼里,这个左手患有残疾的中年妇女“特别不容易”。

2014年,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赵自菊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持资金、退耕还林补助、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

赵自菊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但她看来,不能光依靠国家。“其实在生活中,像我家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我家情况更糟的还有很多,不能光靠国家扶、别人帮,我自己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行!”

每天天没亮赵自菊就起床,喂猪、喂牛、干农活、照顾丈夫……一忙就是一整天。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即使再苦,她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她要陪身患癌症的丈夫一直走下去,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2019年4月,赵自菊的丈夫去世。

顽强拼搏替夫还债

丈夫生病,因治疗产生十几万欠款。赵自菊暗自发誓,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尽快把这些欠款还上。带着这股不服输的心气儿,赵自菊尽可能地多发展产业、多干点农活、多挣点钱。她深深懂得,虽然自己是个残疾人,但一定要身残志坚,一定要有骨气。赵自菊说:“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凭借着不向困难低头、不怕吃苦的这股劲,赵自菊奋力拼搏。如今,她发展有生猪、土鸡养殖,木耳、虫篓、魔芋种植等,十几万元的欠款只剩最后两万元就还清了。“待家里的母猪下崽后,今年把剩下两万元还了不是问题!”赵自菊信心十足。

是什么一直激励着赵自菊这股子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地冲劲?这难免让人有些好奇!

赵自菊说,她们那里有位乡亲叫石光武,是当地的自立自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独臂英雄。“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两句响亮的口号就是石光武喊出来的,在当地广为流传,激励着她奋勇前行。

赵自菊说:“我们不能只依靠国家,再好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我们要有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才行,要像石光武一样,自立自强建设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风劲扬帆再起航 广元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赵敬梅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建设,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落地,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开展……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一直以...

青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