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 扶智兴村又富民
“山高路又远,吃饭看天气”是广元市不少贫困山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白天上山砍柴,晚上烧火做饭”也折射出山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虽然有的地区在物质上已经脱了贫,但文化建设跟不上,也算不上真脱贫。文化扶贫便是要补齐文化建设“短板”,把文化的种子厚植到贫困地区的土地上。
近年来,广元市政协坚持从文化导向入手,创新实施文化扶贫立体化保障、标准化推进、长效化运行、数字化引领、社会化支撑、综合化施力“六化行动”,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实现贫困群众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
文化扶智 思想上先脱贫
“脱贫攻坚只靠物质帮扶‘一条腿走路’可能会步履蹒跚,因此,我们大力开展扶智工作,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刘芳告诉记者,市政协通过农民夜校讲、广播系统播、村组干部读等方式,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看书难、看不懂、不实用等问题。
“我经常到夜校上课,猪瘟防治、猪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在这里听来的。”青川县骑马乡民主村村民袁国斌以前在外打工,每年东奔西跑,收入也仅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开支,这两年,在青川县政协和民主村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回村开起了生猪养殖场。如今,家里新买了小货车,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按照贫困村图书室建设标准,我们不但配齐了1800册以上的图书以及书架、阅览桌椅等,还对所有图书进行了分类、编目、上架。每周不定期会有专业老师来夜校授课,有的村民还自带小板凳来听课。”广元市政协委员、民主村第一书记罗锦贤告诉记者,像袁国斌这样通过夜校和自学脱贫的村民还不少,村里的阅读氛围也日渐浓厚。
“每晚都有村民到广场跳跳广场舞,看看坝坝电影。”罗锦贤指着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说,以前村民吃过晚饭,基本都在家待着。小广场建成后,村民们开始走出家门,在广场上健身、散步、聊天,日子轻松惬意,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自2016年以来,广元市政协共统筹各类资金2亿元,建成一大批贫困村图书室、文化室、文化院坝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服务网点,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五馆一站”免费开放,在全市各乡镇搭建起“智志双扶”的重要平台。市政协还将大力助推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让留守在家和外出务工人员都能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终端享受数字化文化服务,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文旅融合 带动脱贫致富
走进利州区赤化镇泥窝村,仿佛走进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整洁干净的村道绿树成荫,清净澄澈的溪流波光粼粼,漫山遍野的花儿万紫千红,亲切热情的村民互相挥手寒暄……“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樱花争妍,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与古朴农村交相辉映的美丽田园,真叫人羡慕。”刘芳告诉记者,去年年初,泥窝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每年开春后来我们这儿的游客特别多,赏花之余还能品尝特色美食。”当地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娘笑着介绍,这儿的酸水豆腐特别有名,加上村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给游客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怡然舒适,是广元远近闻名的度假好去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村民脱贫致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一条持久之路。”刘芳介绍,泥窝村依托绿色果蔬和乡村旅游两大产业,将社区打造成集农业园区和旅游景区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就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红白喜事等方面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评选“好公婆”“好儿媳”“卫生文明家庭”等“十好”模范,推动形成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的淳朴民风。
村风民风立起来了,接下来便是如何致富。在市政协的牵头下,当地建成了7.2公里干道环路、8.9公里入户路,利用“一江一溪”(青竹江、竹子溪)的山水资源,建设竹子溪微型湿地公园,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开辟“微田园”,打造农家乐,通过文化景观与自然风景的巧妙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目前,泥窝村已形成以绿色果蔬、生态养殖、文化观光和餐饮服务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800元,曾经的“泥窝”摇身变成“金窝”。
□本报记者 姜寒冬
新闻推荐
何先伦,男,196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青川县关庄邮政支局局长兼投递员。20年来,何先伦风雨无阻...
青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