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示范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产业发展”,青川县马公乡——“三驾马车”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

广元日报 2018-11-15 01:01 大字

黄平安记者余红军王在云

深秋时节,青川县马公乡处处仍然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步入朝阳村,如同走进一座美丽的大公园。这里绿树成荫,红叶点缀,通村入院路像一条丝带环绕全村,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房屋镶嵌在绿树丛中,各家房屋后面还种植有成片成块的中药材,养殖有生态土鸡、生态山羊……

朝阳村的美丽蝶变,仅是马公乡以“党员示范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依靠“三驾马车”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的一个美丽缩影。

“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是关键,易地扶贫搬迁是重要举措,产业发展是带领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马公乡党委书记党顺涛如是说。近年来,按照青川县委、县政府科学部署,该乡结合实际情况,立足生态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偏远山区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党员示范”引领发展群众争做致富能手

马公乡位于青川县西南部,地广人稀,受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贫困面较广、程度较深。

在分析致贫原因的同时,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最终形成共识: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党员示范户走,示范户跟着市场走。扶贫每个阶段,都要见到党员扶贫的示范岗。

“用党建激发斗志,让党员干部先做扶贫政策明白人,带动群众一起脱贫。”马公乡乡长张良介绍道。

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农业“微订单”模式初见成效,通过“干部联系客户、农户生态养殖、客户订单购买”的方式,全乡102户213人成功脱贫。

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党员干部更加纯洁;通过开展脱贫技能培训,提升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促进了党建与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

“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群众住上幸福乐园

“不仅居住有了新家,政府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先锋村村民黄文国对今后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

黄文国以前居住在山上,全家经济来源全靠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中蜂养殖,由于交通很不方便,蜂蜜出售的价格一直很低。搬迁下山后,他计划增加中蜂养殖规模,年收入预计可以翻一番,出售蜂蜜就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的劣势,尽管高山地区群众十分勤劳,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乡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坚持“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全乡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3户1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81人,占贫困户总户数的35.9%,总人数的37.5%。帮助100

余人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生态产业”发展迅速群众腰包鼓起来

先锋村先锋社村民董芝文的生态土鸡和生态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良好。

靠产业发家致富的董芝文感激地说:“这得感谢乡党委政府帮我科学谋划,现在我的生态土鸡增加到130只,山羊增加到100头,年纯收入可达6万元。”

马公乡以“生态养殖产品示范乡、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乡、生态资源保护先进乡”为目标,突出生态特色优势,引领群众发展产业发家致富。

2018年全乡种植乌药200亩,魔芋200亩,种植大黄等其他中药材150亩,预计生猪出栏400头,羊出栏500只,土鸡出栏1万余只。

沃野绽放产业致富花,干群凝心聚力奔小康。针对全乡今后的发展,党顺涛铿锵有力地说:“我们将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上希望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灿烂的华章,加大力度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让村民的腰包更鼓,让群众的日子更甜!”

新闻推荐

凉水镇“廉洁扶贫”成效显

青川县凉水镇成功探索“廉洁扶贫”模式,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六好建设”强管理。强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镇纪...

青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