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就业扶贫新“内源”——青川县白家乡积极探索“四定四精准”就业扶贫新模式

广元日报 2018-10-28 01:01 大字

赵彬记者余红军王在云

“激活每一个想就业致富的家庭,破解每一道制约就业扶贫的难题。”在年初的脱贫攻坚会上,青川县白家乡党委书记马少军要求必须实现全乡贫困劳动力更充实的高质量就业。

“用劳动绘就美好明天。”该乡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以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为重点,不断寻求激活就业扶贫新路径,突出精准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开拓出“四定促活、精准促实、四化促强”的就业扶贫工作新格局,探索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脱贫奔康新路子。

工作流程定点精准就业体系化

“将阵地前移,建立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层级化就业扶贫组织体系。”白家乡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彬说。

该乡将就业扶贫“输出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强化“组织牵引力”“工作推动力”“资源整合力”的“三强化”,确保就业扶贫工作流程定点,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2名专职人员和5名村级协理员专人专班推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助推就业体系精准化。

“‘就业驿站’大大方便了我们就业择业。”贫困劳动力王钦波说。该乡利用便民服务中心成立就业扶贫综合服务窗口和就业服务专区,创新在4村1社区设置“就业驿站”,延伸工作触角,打造群众就业新阵地。

将第三方机构纳入组织体系之中,形成“阵地队伍共建、资源信息共享”的就业扶贫机制,强化与就业部门的联动和信息互通,构建与水电五局技师学院等培训机构的“定点培训、订单培养”战略合作关系,与市和韵人力资源等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协议,为就业输出开辟绿色通道。

摸底走访定人就业意愿真实化

“白永富9个月工资共58100元……”在该乡信息管理系统中,全乡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一览无余。

工作组逐户进行就业意向登记,详细记录务工人员的情况,“立台账明家底”,第一时间掌握贫困劳动力人在哪里、有何技能等关键信息。

“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正在帮我进行工伤诉权。”在卡塔尔务工受伤的陈茂生说。

白家乡建立了“信任”扶贫就业机制,想方设法与贫困劳动力建立直接联系,沉下去帮真忙,积极开展就业便民活动,提供就业车票、维权、法律咨询等全面服务,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事情,特别是年初开展的为贫困劳动力赠票的“就业快车”活动,解决了群众所急所盼的实际问题。

“中铁五局招焊工10名……”一条条就业信息在微信群、QQ群里滚动。该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就业扶贫宣传联络新体系,除广播、标语信息传播外,还利用微信、QQ群,开通“无障碍”信息通道,将各种培训、就业政策和务工信息及时传递给全乡老百姓。

“我们邀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欣言现场言传身教。”白家乡人社中心主任王军介绍道。今年,该乡先后举办就业专题讲座4场,返乡创业者马洪祥、外出成功人士张茂刚等开展了专题动员;同时,举行了“返乡创业典型”“就业扶贫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宣讲结合,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脱贫奔康的富民产业之一,增强大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专业工种定向就业技能个性化

让老百姓坐上“就业高铁”,达到高技术水平,高质量务工,实现高收入。“6月,学院为该乡20多名贫困劳动力免费进行了焊工定向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学员均与中集集团签订了就业合同,月薪8000多元。”工作人员何强生介绍道。

“就业高铁”是该乡推行的扶贫就业高效机制,避开“拉郎配”等传统方式,根据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培训机构,定向输出,促进贫困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今年共开展焊工、电工、种养殖业等技术工种的定向培训6期,参培人数累计319人次,做到培训一人、考核一人、发证一人、上岗一人,实现了意向就业群体分类分期培训全覆盖。

转移就业定岗集中就业组织化

该乡通过搭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共输出1814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69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定向培训向中集集团、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输出20余人;通过岗位对接向外输出226人,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加强层级化和非层级化的组织引导,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新闻推荐

结合产业发展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近年来,广元市职业教育坚持“多元发展”思路,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以职教园区和高职院校为龙头,国家级重点职业学...

青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