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住一山苍翠 留住一河清水——青川县房石镇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福利
本报记者唐彪
8月21日,趁着天气晴好,68岁的何清春计划将收获的玉米剥下晒干,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准备。
“玉米除了喂鸡,还可以用来做苞谷凉粉……”抬头说话时,何清春一脸笑容。
家住青川县房石镇坝子沟的何清春原本是贫困户,作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她不仅脱了贫,还有了可持续增收的“绿色产业”:4亩茶园,今年每亩收入2000元;用自家种的玉米喂鸡,去年卖给游客土鸡蛋400多个、土鸡100多只,今年又喂了60多只土鸡……
而何清春的儿媳妇何顺琼则从建筑工人变成了乡村厨师,并利用新建的房屋搞起了民宿,“去年收入1万多元,今年怎么着也不会比去年低吧!”
何顺琼说这话的底气既源自于房石镇80%的森林覆盖率,也来至于该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
“我们立足生态优势,抢抓青川县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县机遇,大力推进‘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旅兴镇\’建设,‘绿色产业\’的竞争力正得以显现。”房石镇党委书记银军给出数据:全镇种植茶叶1.5万亩,采摘鲜茶303吨;道地中药材6000多亩,产出药材820余吨;存栏生态猪3000多头、存栏肉牛2000多头……
再以覆盖何清春等28户村民的神奇坝子沟生态旅游体验园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有机种养殖业与民宿发展的互融共通,去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带动村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房石镇还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让辖区空气质量、河流水质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的同时,也让村民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福利。
这其中,位于房石镇理河村的同富牧业专合社,创新运用“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牛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循环”生态发展方式,带动房石镇理河村10户村民养殖肉牛1000余头,60余户村民种植牧草,年实现人均牧业产值3万余元,基地周围30多户村民免费用上了沼气。
“用沼气,清洁方便!”告别上山砍柴背柴的日子后,60岁的理河村村民李清很是轻松。而她64岁的老伴每月也能在专合社挣到2000元的工资……
与理河村靠山搞肉牛养殖不同,百兴村则做的是“水文章”。
“我们用13万元的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引进业主在两叉河搞起了中华鲟、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现在已投放鱼苗2万余尾,预计2年后有20万左右的产值。”百兴村村委会主任景晓琼说。
看到哗哗流淌的水能搞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百兴村村民也更加爱护这一河清水。70岁的百兴村村民李仕会举例,以往有村民经常往河边丢垃圾,现在再也没人这样干了……
新闻推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防止党员干部借机违规举办“升学宴”等不良风气滋生蔓延,青川县建峰乡...
青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