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纪检干部的下乡手记

广元日报 2018-06-21 01:13 大字

我是一名纪检干部,今年年初,我被县纪委抽调到县脱贫攻坚督查组工作,当我接到“督查脱贫攻坚工作”这个新任务时,心中是满满的迷茫与困惑,虽然上岗前也参加了一次简单的督查业务培训,但下乡真正开展督查时,我这个督查小组长仍旧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才能查出实质性问题?我们能否出手解决问题?万一出手后又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第一次下乡到青溪镇督查的经历还历历在目,从县城乔庄出发,单程60余公里的盘山公路,汽车开行了一个半小时,同行的两个队友因未经常坐车晕车晕的特厉害,沿途下车呕吐了好几次。就这样,在翻江倒海、腾云驾雾中正式开启了我们脱贫攻坚督查之旅。

抵达青溪镇后,我们没有通知乡村干部,直接走村入户进行暗访。没人带路,自然不清楚哪些农户才是贫困户,于是我们就寻找房屋简陋破旧、居住环境差的人家走,这个办法还真走访到四五家贫困户,通过询问得知各户均有脱贫帮扶规划,帮扶措施也很到位,如期脱贫均不成问题。

督查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于心不甘,继续沿着小路走村钻巷,几经波折,来到一山脚下的农家小院,看见一个老妇人正靠在院坝角上的梨树旁晒着太阳。我们向她打过招呼并讲明我们的来意后,她满脸愁容地问道:“你们要问些啥,我有天大的困难,你们能帮我解决吗?”我听后吓了一大跳,忙问大娘你有啥困难,对我们说说,我们尽力为你解决。大娘显得很激动,拉着我们絮叨起来。

原来这位大娘叫杨翠秀,是一位有着两个女儿且体弱多病的单亲妈妈。她说,丈夫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是自己含辛茹苦20多年供两个女儿读完大学,二女儿有了正式工作并嫁人了,大女儿因患先天性疾病至今未找到正式工作,也未找到恋爱对象,长期在外打工攒钱治病和贴补家用。2017年杨翠秀告诉大女儿说,可享受扶贫政策为其手术治病,让大女儿向务工单位请假回家乡治病,于是就到成都一家民营医院草草做了手术。由于没有弄懂医疗扶贫政策,也不知道逐级转诊手续的办理程序,手术总共花销4万余元,新农合仅报销了7千余元。就这样,杨翠秀的大女儿花光了所有积蓄,务工的单位以请假愈期为由,视其为自动辞职,还扣发了未领的工资。

钱花了,病未治好,工作也丢了。这个结果给杨翠秀的大女儿造成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一时难以承受,大女儿一气之下赌气外出,拒绝与家人联系。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杨翠秀与二女儿不停的打电话联系,可惜她们的电话已被拉黑,与大女儿彻底失联了。每每想起自己含辛茹苦把娃养大,且指望靠其颐养天年的大女儿主动失联,赌气不回这个家、不要让她失业的妈,杨翠秀老人的心灵崩溃了,好比天塌,成天以泪洗面,郁闷惶惶不可终日。

随后,我向大娘要了大女儿的电话号码,并拨通与其沟通,深说细讲,耐心开导,并将家人苦苦寻找和母亲的不良近况娓娓讲给她听,不知究竟劝说了多久,直到我的手机不停拉响起缺电报警声,大女儿终于有所释怀,答应不再拉黑家人电话,准许我们为她筹划二次手术的办法,并承诺会尽快回家探望母亲,与妹妹和睦相处。听到这里,大娘脸上的愁云终于散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和激动的泪水,拉着我的手喜极而泣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我的女儿不怨我了,天不会塌了!”并一个劲儿的给我道谢。

我深知,这个贫困家庭要想彻底走出困境,治好大女儿的病才是关键。回县城后,我第一时间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县卫计局及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帮忙协调为其大女儿筹划进行第二次手术的相关事宜,并帮忙到县民政局跑签第一次手术费用二次报账的手续,后补报费用2000元。各医疗卫生单位及青溪镇领导也表示将全力支持,安排了逐级转诊至成都华西医院手术和邀请省内肛瘘专家来县内手术两种治疗方案为杨翠秀的大女儿治病,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回头看,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已数月,一次次“贴心”督查,汇集成一摞摞督查账单。截至5月底,我所带的督查小组共走访群众160余户,发现问题230余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80余条,协调多部门解决棘手困难12个……随着督查工作的持续开展,虽督查账单会越码越高,但所谓“天大”困难会越化解越少。

(本文作者:青川县纪委派驻白龙湖管理局纪检组长韩保学)

新闻推荐

青川县审计局抓牢作风纪律“牛鼻子”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努力锻造审计铁军队伍,确保“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取得实效,青川县审计局“四举措”抓牢...

青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