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美好生活更近了——青川县交通运输系统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曾媛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是第一民生工程。
如今,青川县域内79个贫困村已硬化村道460.69公里,已硬化通往主要居民点道路、通社路、产业路329.57公里,贫困村通公路通畅率、硬化率均达到100%,累计投入交通扶贫资金40786.7万元。交通扶贫工作连续两年高质量通过国家和省、市验收以及第三方评估。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
青川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农村公路成为本地经济发展和脱贫奔康的致富路、幸福路、产业路,是最活跃的“支动脉”、最繁忙的“毛细血管”。全县交通建设不简单地为了修路而修路,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等中心工作统筹谋划、通盘考虑,锚定“一盘棋”“下活子”,摸清乡情、村情、社情,围绕“打通断头路、改造劣质路、提升干线路、营造绿色路”的思路分类分步科学规划、提前谋划。始终坚持和保障与综合交通规划、城乡统筹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三结合”,让县域内整个综合交通网络得以强力延伸和有机完善,展现“最敏感的末端”,并实现建设与发展“双促进”目标,筑造“最快捷的通路”。县交通系统坚持公路规划促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农村经济的原则,科学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成就了“最强劲的节拍”。
青川交通建设紧紧围绕2018年青川整县贫困摘帽,重点实施黄坪至茶坝、东河口至石坝、竹园至白家、上马坊至观音店、七佛至楼子、桥楼至曲河等7条县乡公路改善提升和修复工程。紧紧围绕2018年30个退出村,按照“建制村通硬化路、到组到户通水泥路”的交通扶贫目标,对原道路较窄、破损严重、等级较低道路按照4.5米有效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在2017年已提前启动实施通村公路升级改造92.523公里、延伸新改建通村公路16.1公里基础上,重点对破损严重、路基较窄、等级较低、年限较久的通村道路,全部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同步统筹实施其他贫困村、重点村的通村路、产业路73公里。
交通建设,项目先行
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位,全县交通系统成立脱贫奔康交通三年大会战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强化重大事项合力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例会制度。所有重点项目实行分管领导挂联负责制,常上一线督进度,常下基层解难题,建立健全进度保障体系,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青川作为省定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还要靠国家投入、靠民间投资。结合全县实际,认真研判国家、省、市的政策和资金投向,抢抓“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机遇,强化项目包装,主动赴省进京,争取好项目、储备大项目。对一些重要的农村公路、联网路、独立桥梁,打捆向上申报争取。2017年共争取到位上级交通扶贫专项资金34980.7万元。积极协调融资平台申请银行贷款,严格制定了交通扶贫专项工作资金计划,引导“以特色产业、返乡创业配套带动”等模式,积极采取以工代赈、群众投工投劳等措施,解决资金难问题。
交通扶贫项目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青川县交通系统始终围绕六个“确保”,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建立农村公路巡查制度。严格责任制考核,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修补制度缺陷。
聚焦投资,三年投入超15亿
2018-2020年,青川全县脱贫奔康交通三年大会战计划总投资15.1424亿元,规划期内完成投资12.3424亿元,坚定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作为交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骨干通道外通内联、农村公路通村畅乡、安全能力显著提升、‘交通+特色产业’扶贫、运输场站改造完善、水运基础条件改善、公路管养效能提高和运输服务保障提升”等八个方面下功夫,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县交通系统以2018年“项目年”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木沙路、姚秦路、青云路、桥楼至青溪旅游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计划完成投资7.6亿元。实施一批对地方经济促进作用大、群众需求强烈的路网完善类项目,大力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和病危桥改造,新建渡改桥2座,便民桥10座;加快白龙湖跨湖大桥、广平高速县城连接线、白龙湖、青龙湖航道和码头建设等项目前期和推动进度。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有序建成“两枢纽、四中心”,有序推进蒿溪等乡镇等级客运站和建制村招呼站建设,促进路侧护栏防护能力“提升等级”,拴紧农村公路运营的“安全带”。
当前,青川县交通系统正全力投身到将“出行难”变成“蜀道通”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青川后发赶超绿色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为扎实推进作风纪律自查自纠工作,着力查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纪律问题,推动政治大对标、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
青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