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谱写生态旅游绿色篇章

广元日报 2018-06-10 01:19 大字

初夏时节,行走于青川,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坐落于青溪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物种类繁多,青山碧水景观秀美,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1100多种动物,红豆杉等3100多种植物,被国外专家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和“生命家园”。

随着“唐家河”景区品牌越打越响,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尽情拥抱自然,与野生动物邂逅,流连忘返。“宁谧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有一种来了就不想走的感觉。”游客李香琴说。

而位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远处的青溪镇阴平村,风景同样宜人。“小桥、流水、花草香”等原生态景观如诗如画,一户户白墙青瓦的农家乐掩映在满目青翠之中,游客徜徉于此,尽情地领略这里凉爽舒适的夏日风情,倾听溪水潺潺的乐响,回味着小桥流水人家记忆。

吃上“旅游饭”的阴平村农家乐业主也表示,生态旅游改变了农村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的增收致富路更轻松、更宽广。

阴平村,这个以生态绿色起家的传统旅游院落见证着青川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身银山”的发展征途。

生态为本,富民强县,正逐渐在青川县域版图上得到生动诠释。如今的青川,已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拥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9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2017年,青川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18.5万人次,增长2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8亿元,增长26.9%。持续向好的态势,还在迈向新台阶、再创新高度。

生态特色农业打造绿色发展经济新引擎

青川境内山峦重叠,白龙江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春迟、夏短、秋凉、冬长,山珍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稳定而广阔的空间。

立足优势,如何发展壮大生态特色产业?青川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对木耳等食用菌种植集中区通过外引内联等方式助农增收。对内干部队伍带头种植天然食用菌,带动村民生产积极性;对外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对村民进行栽培技术服务与指导,产品回收与加工等,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并逐步实现基地化。相继在板桥、三锅、骑马等地建立起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食用菌种植由过去的“星星点灯”变成了“金光万丈”。

开启崛起加速度,青川以农业产业化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促进绿色山珍、名优绿茶、风景银杏、木本油料、生态畜牧、有机水产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化、带状化、规模化发展。

从零散的小产业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青川传统农业格局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中逐渐被打破,逐步建立建全了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向着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大步挺进,更实现了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的“展翅高飞”。

与此同时,在发展生态农业中,青川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深受消费者喜爱,“青川造”品牌越打越响亮。

随着“绿色生态”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各大超市货架上的抢手货。“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青川切实把资源转化为资产,把资产转化为资本。

搭上电商快车农副产品转卖掉为卖俏

木鱼镇产业园区里,青年创业者赵海伶正和团队伙伴处理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赵海伶,于2009年夏天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回到刚经历了大地震的家乡创业。她把目光精准地投放在农村电商这一崭新领域,推销家乡山珍特产。

通过网络,大山里野生的优质山珍,吸引了城市里的大量顾客。口碑相传,“青川海伶山珍”逐渐被外界认可,销量逐年上升,如今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

如今在青川,像赵海伶一样,电商已经深入到各家各户的生产和生活中。截至2017年底,青川共有电子商务企业32家、个体网商300多家、物流企业23家,涌现出全球十佳网商赵海伶、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敲钟人王淑娟、微商创业者赵荣等一大批优秀网商代表。随着电子商务大力发展,青川美誉度知名度已经“打响”,更多的特产山货通过电商由“卖掉”转变为“卖俏”。

电商在青川快速发展推广,这与青川县委县政府对电商发展的重视密不可分。

青川物产丰富,盛产黑木耳、香菇、竹荪等山珍和茶叶、核桃、油橄榄等有机食品,以及天麻、乌药、青贝等名贵中药材,有青川黑木耳、青川天麻、青川竹荪、七佛贡茶、白龙湖银鱼、青竹江娃娃鱼、唐家河蜂蜜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抓住电商发展机遇,青川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搭上电商快车,通过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这些“青川牌”农特产品远销欧美、中亚等地区,青川一举摘得“四川电商十强县”荣誉称号。

2017年,青川全面完成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家供销总社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年电商交易额达到4.5亿元。

宣战贫穷落后全力决战决胜整县摘帽

作为川甘陕结合部的贫穷落后地区之一,2014年,青川有79个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户有10323户31673人……

向贫穷与落后宣战,青川不获全胜,誓不罢休!2017年底,全县共退出49个贫困村,脱贫7191户22364人,贫困发生率由16.79%降至4.29%,建成“四好村”135个,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营盘乡高峰村,新修的水泥路直通群众家门口,卫生站、文化广场、文化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或在广场上健身,或在文化室内翻阅图书学习种植技术,或坐在自家院坝里谈笑风生,张张笑脸满满地洋溢着幸福感。

这个地处偏远且交通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贫困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钓鱼平台入股及冷水鱼养殖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核桃、茶叶等致富产业。路通了,产业发展了,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聚焦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高峰村只是其中一例。近年来,青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众志成城向贫困宣战,探索出了“三资入股”“飞地扶贫”“生态扶贫”等青川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脱贫奔康新路径,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青川县创新实行“五星”考核评定量化家庭道德积分,引导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并建立道德积分入股分红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设立道德激励专项基金,用于村组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对道德积分较高家庭进行慰问、帮扶和奖励,形成精神、物质“双奖励”的道德激励长效常态机制。

2018年,青川聚焦脱贫攻坚年度目标、重点任务、薄弱短板,持续精准发力、靶向治疗,科学制定脱贫计划,打好“四季战役”,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决战决胜整县脱贫攻坚“摘帽”之战。

新闻推荐

金子山乡多措并举提前预防“升学宴”

“升学宴”高峰期即将来临,青川县金子山乡纪委多措并举提前为全乡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坚决制止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之机...

青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