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援护士陈晓玲: 不后悔选择护士这份神圣职业 本报记者 张婷婷 文/图
陈晓玲正在照顾患者。
见到陈晓玲时,她正在为一名即将结束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回血操作。“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有回到体内,我们就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陈晓玲是市四院血液净化室的护士,她告诉记者,因为患者的体外循环管路里,血液是在不停地运转,一旦出现穿刺针外渗或者脱落,所造成的失血现象是相当严重的。“这就需要护士密切观察,在透析结束时也要反复检查静脉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肿胀,动静脉瘘是否通畅,这是对患者负责。”
陈晓玲是一名血透护士,十年前她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如今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晓玲感慨万千:“不后悔选择护士这份神圣的职业,我深感当初选择的正确。”
陈晓玲告诉记者,地震发生24小时后,蚌埠市多家医院组成首批安徽医疗救援队,前往灾区支援。2008年5月16日,她跟随医疗队辗转来到青川县,在青川中学建立起临时医疗工作站。六天后,接到紧急任务,她们又奔赴更为偏远的青溪镇展开救助工作。
“直面灾难现场的震撼远比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报道时大的多。”陈晓玲回忆道,刚入川时,损毁的公路和桥梁让救灾车辆艰难前行,车窗外倒塌的房屋、残破的山体、无数的碎石真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的景象。“十个多小时的颠簸走完了76公里的路程,5月16日凌晨2点多,我们一行人才来到目的地、受灾最严重的青川县。”
顾不上水土不服、晕车等造成的身体不适,天刚擦亮,安徽医疗救援队就迅速开展工作,为病人包扎、换药、配水、输液。“我们的急救帐篷搭建在青川中学附近,虽然当时天气炎热,设施简陋,墙上、架子上挂满了输液瓶,但我们忙而不乱,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无一例输液反应及差错事故发生。”陈晓玲语带自豪。
由于还有更多的受灾群众位于更偏远的地区,他们得到的救援力量不够充分,健康和生命正在遭受威胁。5月22日陈晓玲与其他三位队员主动请缨,要求赶往青川县较为偏远的青溪镇开展医疗救治。陈晓玲告诉记者:“到达青溪镇灾区后,那里的条件更艰苦,气温闷热,阴雨连连,余震不断,食物和饮用水更加有限。尤其是帐篷里高温憋气,队员们每天都是汗水加尘土伴着雨水,头发粘连,我们舍不得像在家里那样用水洗手洗脸,更别说洗头洗澡了。”
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青溪镇余震不断,险情频繁成为急救人员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我们巡诊的山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山体滑坡和滚石下落。有一天夜里,距离休息帐篷十多米的教学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差点发生楼塌伤人的危险。”聊到这里,陈晓玲还有些后怕,“还好我们都平安地回来了”。
在灾区的15天,陈晓玲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休息时总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看看里面的全家福,她说这是支持着自己不倒下的信念。
陈晓玲说:“经历了那场地震,我觉得我们都要珍惜生命,珍惜现在,乐观幸福地过好每一天。当然,对护士这份职业我也有了新的理解,我庆幸自己成为一名护士,因为在灾难来临时能发挥所长帮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
新闻推荐
清溪古镇一隅去年旅游综合收入27.8亿,“旅游+康养”系列纵深推进行业观察“地震可以使我们山河改变,灾难可以使我们痛失亲人和家园,但震不垮我们的精神,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的脊梁……”4月26...
青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