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生态扶贫助推绿色增收
板桥乡生态产业园一角。
江琪冯小珈本报记者刘保刚文/图
其水清美,故名青川。如今,这些绿水青山成了青川县的宝贝。近年来,青川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山区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路径,实现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众长效增收的双赢效果。
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漫山苍翠变“绿色银行”
晴日里的青川县城,绿水青山与河流湖畔相映生辉,蓝天白云近在咫尺。
青川是林业资源大县,森林覆盖率达72.94%,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63天以上。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有大熊猫、金丝猴等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银杏、珙桐等珍稀野生植物……
“青川脱贫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好。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护林、造林、用林等多渠道增收模式,使贫困群众在创造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青川县委书记罗云告诉记者。
最近,青川县金子山乡大磉村贫困户们心情很不错。本来在外务工的他们,当起了护林员,不仅每年能有护林收入4800元,还能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
“本来我在外务工,听说村上搞起了生态护林,聘用护林员,也就不外出务工了,在这当护林员既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空余时间还可以种种庄稼、打些零工,收入比在外务工还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告诉记者。
青川县优先将生态护林岗位全部提供给贫困户,使贫困群众在创造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全县691名贫困群众通过生态护林实现年人均增收4800元,带动1100余名贫困户参与政府购买林业资源管护社会服务,年均增收800余元。县财政设立生态公益林专项管护基金,56个贫困村的6625户建卡贫困户直接参与31.7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户均年获得政策性补助706元。
青川县还建立了“林地流转+租地务工”长效增收机制,创新推出“林+菜”“林+菌”“林+禽”等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带动50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2300余户贫困户通过林地流转和在林场务工分别获得财产性收益和工资性收入。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引导老百姓放下斧头少砍树、拿起锄头多栽树,全县6965户贫困户退耕还林20412.98亩,户均年获得补贴700元以上。因地制宜栽植核桃、油橄榄、山桐子等经济林木,每亩实现产值4000元以上。
保护利用水资源河流湖泊变“聚宝盆”
青川水资源丰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该县着力把优质生态水变成群众“致富水”。
距离阴平村7公里的地方便是国家4A级景区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平村资源共管委员会副主任何万红的另一个身份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这段时间,他除了忙脱贫攻坚工作,还在忙着保护区的工作。
2015年,青川县白龙湖8464口网箱被全面取缔,何万红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生态养殖业。通过以大湖生态放养和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渔业,以油橄榄、食用菌、核桃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休闲垂钓、度假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农(鱼)家乐43户,带动13户(全村共39户)贫困户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
“如今,白龙湖连续10个月为国家Ⅰ类水质,由旅游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垂钓平台,辖区贫困户享受优先租用权和20%的租金优惠。每年举办‘搏鱼大赛\’等宣传营销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垂钓爱好者。”青川县县长刘自强说。
同时,青川县还创新设立小流域水生态补偿基金,推行下游补偿上游的水生态“反哺”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探索推行水资源有偿转让、作价入股等增收模式。
保护利用土地资源贫瘠山区变“金土地”
青川县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县委县政府立足保护和提高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利用土地整治、生态治理、科学用肥等方式,实现了土地增效、产品提质、群众增收的目标。
据了解,该县通过坡改梯、碎改整等方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直接带动农业增产12%。按照“高标准农田+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农业产业”模式,建成8个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名优绿茶、绿色山珍等优势农业,辐射贫困村20个、贫困户2784人。2017年小春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每亩耕地减少化肥施用约3公斤,节本增收50元以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全县79个贫困村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主要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70%。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黄志富文/图在涪城区新皂镇刘家坪村与金峰镇白果林村交界的木龙河上,有一座当地人称“花拱桥”的石质拱桥。清代光绪年间,这座桥由当地一名姓谢的乡绅捐资修建而成,历经140多年的风雨洪水侵...
青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