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评“十好”点燃精神脱贫“星星”之火

四川日报 2017-11-23 11:48 大字

村民评议员在调查走访中,有群众反映她不孝敬老人,让76岁的婆婆独自居住很不方便。“我不是不孝敬老人,去接她来一起住,她不来呀。”杨相花辩解。王洪桥一番开导后,杨相花同意约上评议员去跟老人沟通,争取四季度补上“孝敬父母”星。

随着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推进,贫困群众逐渐吃穿不愁、就医就学住房有了保障,但如何提升精神境界,从“富口袋”到“富脑袋”?广元市在去年部分县区试点基础上,今年全面推行“给道德积分,为文明加分”评价机制,由村组干部、帮扶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考评小组,对农户家庭进行检查考评,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无异议后确定授星等级,达标1好给1颗星,最多为10颗星,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群众评,群众议,经过前三季度评选,广元涌现出一大批“新星”,成为该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

怕人看不起“懒汉”变勤快

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62岁贫困户朱德军,一度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家里常常几天不打扫,弥漫着家畜粪臭,今年一、二季度评比,比别人少了两颗“星”。

脱贫先要有精气神,为此,帮扶部门区纪委、乡党委的帮扶干部上门,一边同朱德军讲道理,一边抡起扫帚帮忙扫,弄得朱德军很不好意思,“听到别人说我懒,看到干部帮我扫,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年下半年以来,他不但慢慢改变了卫生习惯,还去村里的农业园区务工挣钱。朱德军的转变村民们有目共睹,每天早上,朱德军除了把自家房前屋后先扫一遍,还把门前的公共道路扫干净。三季度,朱德军拿到了“十颗星”。

人还是那个人,为啥评“星”就转变了呢?“村子里大家都熟悉,做得不好,怕别人看不起嘛。”朱德军说。

广元市部分乡镇村社还按积分多少(一颗星积一分)给予相应物质奖励,鼓励村民自立自强,互帮互助。

青川县乔庄镇张家村贫困户关在武在一季度评定中只有9颗星,原因是“自强发展”扣了分。二季度起,他利用扶贫产业贷款发展农家乐、养殖土鸡,月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在日前举行的三季度“十好文明家庭”颁奖会上,他获得了一个“道德积分奖品袋”,里面装着香皂、牙膏等奖品。“虽然只值二三十元,却是对我发奋图强的肯定。”关在武说。

新闻推荐

“搬”出和谐新气象——青川县桥楼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见闻

刘夕森本报记者鄢怀林秋日晴天,记者来到青川县青竹江畔桥楼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青龙湖·养心庄园,只见规划整齐的房屋拔地而起,辛勤劳作的人们笑脸洋溢……青川县委县政府以民为本,精准施策...

青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