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感恩变为实际行动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三同”活动掠影

广元日报 2017-09-26 08:01 大字

记者梁译文/图

九月的深山秋高气爽,微风送来的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

长坪村郭仕玉家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簸箕里院坝里晾晒的核桃、花生更加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大姐,现在你的风湿病严重不?一个人生活,女儿经常回家看你没?”在长坪村郭仕玉家,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伟同帮扶对象一边剥包谷,一边了解今年的郭仕玉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经济收入,目前的困难。

为进一步向贫困群众宣讲国家脱贫政策,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目前的困难,协商下一步帮扶打算,9月21日,市妇幼保健院帮扶人员一行19人,到青川县前进乡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去月饼、大米等节日慰问品,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将该院众筹的3万元帮扶资金分别捐赠给长坪村、白家村村委会,统筹用于前期暴雨水毁道路维护、“一建三改”补助,确保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改善、出行通畅。

为期2天的“三同”活动中,帮扶干部分别在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一起劳动、生活,详细宣讲扶贫政策,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经济受助状况,严格对照脱贫标准,查看“两不愁”“三保障”以及“五个有”“五个好”的落实情况。

长坪村的精准贫困户张明亮也是张伟的帮扶对象。2年来,张明亮在市妇幼保健的帮助下,养殖了20多箱蜜蜂,一头母猪,每年养8头肥猪。去年,通过“一建三改”项目,硬化了200米的入户道路、100平米的院坝,安装了不锈钢栏杆……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彻底改变。谈起收入状况,张明亮满脸堆笑地说,去年蜂蜜收入有8000多元,仔猪收入10000多元,肥猪有15000多元。今年的收入预计比去年还要多些。

“国家的脱贫目标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吃得饱饭、穿得暖和,住的放心,看病不愁嘛……”,张明亮说,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大家要常怀感恩之心,让生活过得更好。

袁兴奎是白家村插花贫困户。在袁兴奎家里,帮扶干部白玉群看到屋檐下挂满了黄橙橙的玉米棒子,刚剥下的玉米堆成了小丘。屋后的树林里,大大小小近百只土鸡不停地觅食,300多斤的大肥猪在猪圈里呼呼大睡。

“好哇,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我们哪里能认识哟。”听说帮扶干部要在家里住下一起生活劳动,袁兴奎夫妻俩乐开了花。

“这要是在以前,我还真不好意思让你们家里住。现在好了,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改善了,你们放心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在袁兴奎的妻子指引下,白玉群参观了帮扶户的家庭环境:改建的厨房宽敞明亮焕然一新,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新修的卫生间地板、墙面全部贴上明净的瓷砖,浴室安装了浴霸和太阳能,卧室、床铺干净整洁……

“以前,洗个热水澡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求,现在随时都有热水,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袁兴奎一边介绍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家里的变化,一边算起来他的收入账:他养了70多只土鸡,预计全部出栏后可收入5000多元。2头肥猪已经卖了3000多元,核桃可收入2000多元,粮食直补、林地补助每年有1000多元。养老金、独生子女费每年有1000多元,还不算种植的乌药、前胡等中药材以及儿子外出务工的收入。

白家村的14户插花贫困户全部由市妇幼保健院帮扶。该院接过帮扶任务后,为每户发放了1000元产业启动资金,协调项目为村委会修建了村活动室,实施了“一建三改”,有力助推了脱贫奔康进程。

“看到你们吃得好穿得暖,我们就放心了。”为期2天三同活动中,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进一步缩短了距离,增进了感情。通过宣讲政策、查找困难,树立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培养了感恩回报之心。帮扶干部希望他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清楚目标,加快行动,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扬“有手有脚有条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珍惜生活,把感恩之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大力发展产业,改善生活质量,学习前进乡大坪村的脱贫经验,大力发展土鸡、毛兔、生猪、蜜蜂、木耳、香菇、竹荪、药材等主导产业,以稳定经济收入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同时,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期实现脱贫奔康目标。

新闻推荐

王淑娟先进事迹简介

王淑娟,女,青川县人,青川县蜀蕊蜂业专业合作社、青川县智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入围2015年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对象。海归创业帮乡亲。2013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毕业后,王淑娟放弃国...

青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