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模式撑起城乡医疗健康服务“一片天”

四川日报 2021-12-23 06:26 大字

广元市朝天区做优“医共体”,做实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

曾家镇中心卫生院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腹腔镜手术。

杭州市滨江区医疗帮扶团队深入水磨沟镇开展义诊活动。

秦蜀锁钥,锁不住开放门户。位于秦巴山区的广元市朝天区,2019年以来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全力以赴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特别是今年大刀阔斧开展“135”集成创新,进一步盘活功能布局,用活资金效率,激活体制机制,放活资源人员,走出了一条城乡居民共享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之路。□杨鸿波 (图片由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健康局提供)

盘活功能布局一张网 构建半小时服务圈

“山高摔死鸡,水急不养鱼,有马不能骑,有病难就医。”因为山高坡陡,朝天区群众曾一度传诵着这样的顺口溜。全区21万居民,分布在1613平方公里的山间河谷,虽然全区有169家医疗机构,看似不少,但由于居民大量分散杂居,服务半径大,服务难度高,群众看病难。

如何突破“大、高、难”?朝天区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高位推进。朝天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及9个配套管理办法,组建区医疗健康集团。该医疗健康集团为区政府举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集团各职能科室下设在集团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负责对集团内统一开展管理服务及技术指导。

调优布局。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要求,朝天区25个乡镇卫生院优化调整为12个建制乡镇卫生院、13个分院,优化设置126个卫生室、55个过渡医疗点。改革后的12家建制乡镇(中心)卫生院、13家乡镇卫生院分院和126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共体”建设。

织就一张网。朝天区整合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构建了“1+2+5+N”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即“1”个总院,区人民医院;“2”个特色专科医院,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5”家片区中心卫生院,曾家、中子、羊木、沙河、大滩5家中心卫生院,也是片区医疗卫生副中心;“N”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余乡镇卫生院、分院和村卫生室,构成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点。

由此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全专结合、点面结合、防治结合、平战结合的区域医疗健康体系。

一张网有了“统”的合力,也强调“分”的张力,激发内生动力。“网”内各成员单位因地制宜,制定“一院一策”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基层机构发展目标和能力标准。

用活资金效率 三个打包 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盆周山区,如何在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同时,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各种资金使用效率?这是“医共体”建设试点探索的重要目的,也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研究沟通,朝天区实施“三个打包”。

第一个打包,统一将医保基金打包拨付给医疗健康集团管理。出台《朝天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保医药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将医保基金按总额预算给医疗健康集团,按预算总额的90%按月分解、预付,并服从DRGs付费方式改革有关要求,年终根据考核情况结算,实行“合理增长、适当分担、结余留用”。建立健全了公开平等的总额谈判协商机制以及激励、风险分担机制。协调统筹落实了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保障了分院业务需求,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到基层首诊,预计今年医保资金可结余2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第二个打包,统一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资金打包给医疗健康集团管理。出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打包付费实施办法》,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统一打包给医疗健康集团管理,严格实行“提前预拨、次年结算”制度,区医疗健康集团年初预拨年度经费的90%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剩余部分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后予以拨付。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拨付到村级。

第三个打包,统一由医疗健康集团实行药械打包集中采购。医疗健康集团建立统一的药械采购账户,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采购价格、统一支付货款,按要求扩大招标集中采购供应商数量,制定详细的分期还款计划,减轻采购资金压力。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规定,实行二次议价,以便进一步节约资金,确保药械价格得到降低。

朝天区创造性推出的“三个打包”,经过大半年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极大地支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也切实降低了药械价格,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激活体制机制 五个下沉 筑牢“强基工程”

如何激活体制机制,放活资源人员,使“医共体”建设和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真正产生“化学反应”?朝天区统筹推进“五个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服务质量。

项目资源下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部分乡镇闲置的原乡镇政府办公楼、学校等国有资产用房13500余平方米改扩建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1个,新建内科综合大楼11000平方米等。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彩超、腹腔镜等医疗急救设施设备52台件,其他常规设备21台件;全区统筹调整各类设备29台件到最需要的医疗卫生机构。

人才资源下沉,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实施上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时坐诊和人才下挂制度,全年下挂12人,分时坐诊74人次。组建流动专家团队,购买医疗巡回车2辆,成立了12人的麻醉、普外、护理、骨科等4个专业组,组建成移动医院,深入基层医院开展一、二级手术20余台次,查房会诊60余次,诊疗病人700余人次。依托东西部协作契机,引导杭州滨江区6人医疗交流团队,深入乡镇开展义诊14次、手术27起,传帮带人员15人。组织各类基层培训79期,培训4000余人次。

收入分配下沉,强化激励机制建设。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鼓励医护人员到偏远山区服务群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增幅达15%以上。

技术服务下沉,强化信息化建设。在集团内开展互联网诊疗,提供分时段预约、远程会诊、在线支付、检验结果推送、电子处方流转等,既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也节约医药费用。同时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等建立区域协作关系,成立博士工作站3个、名医工作室5个,邀请专家前来坐诊20余次、开展手术10台次、查房58例。

用人导向下沉,强化基层工作经验。实行岗编分离,大力实施“区招乡用、区管院聘”制度。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遴选15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职称评聘、干部使用优先考虑具有基层工作经验者。

“五个下沉”激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乡镇卫生院二、三级手术占比由试点前的28%增长到4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门急诊人次由试点前的66.63万人次增长到70.15万人次,出院人次由试点前的0.6万人次增长到0.75万人次,基层就诊率提高到70%。

“五个下沉”提升了基层健康服务水平。全区组建了9个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的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启动了对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等慢性病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全区在管“两病”患者签约率达到了80%以上,“两病”签约对象的血压、血糖有效控制率在70%以上。

“五个下沉”提高了基层医卫服务能力。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数占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人次的60.48%,较同期增长5%。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医疗机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促进城乡医卫服务均等化,共享优质服务“一片天”,朝天区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效果。今年以来,朝天区先后创成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区),曾家山创成“中国长寿养生基地”,区卫生健康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区医疗健康集团总院被表彰为四川省先进单位,区中医医院成功创建成二级甲等医院,曾家、羊木中心卫生院纳入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新闻推荐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五举措织密疫情防控网

▲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大练兵”家庭与生活报讯由于近期多地疫情反弹,又正值人口流动返乡高峰期,近日,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