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房后,孙娃儿回来都不想走了”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4-14 06:51 大字

□张敏

当三月和煦的风从山岗轻轻拂过,在一片青葱中,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变得更加美丽而富有生机。

“搬出了破旧的木架子房,住进了独幢的小别墅。”“家门口有了产业园,发展产业、务工两不误。”“环境美、设施全,农特产品通过益农社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每年还能领到集体经济分红。”……历数近年来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安置点群众有讲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激动和喜悦。

笔者走进安置点70多岁的贫困户张文贵老人家里,只见窗明几净,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而最惹人注目的,无疑是摆放在电视柜上他和老伴新拍的婚纱艺术照。“没搬迁以前,住在山沟里,土木结构的房子,又潮又黑,还不通公路,每年过年,娃儿们回来吃口饭就走了,都不在家里住。自从搬进新房,几个孙娃儿一到放假就回来,住到开学都不想走了。”话语间,张文贵老人喜笑颜开。

为了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集中安置以后,村上在离安置点600米远的地方修建了养殖场,张文贵老人一手养殖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我喂的是粮食猪,品质高、味道好,过年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来买猪。”张文贵老人掰起手指算了算,“2020年至今,一共出栏育肥猪40余头,毛收入超过20万元,不比年轻人在外打一年工挣得少哦!”

村道盘山环绕、洋楼错落有致、民宿古朴典雅、荷塘风景如画、老少喜笑颜开。如今走在罗圈岩村,岭上人家养心谷、高山蔬菜体验带、岭上荷花观光带、田园采摘体验区、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一谷两带三区”格局已然形成,助推该村群众年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600元跃至2019年的12900元。

罗圈岩村的蝶变,得益于朝天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精准战略。“菜单式选择、差异化补助”的科学安置模式,“1+6”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三级三会”“五级三公示”“一户一档”的创新做法……“十三五”期间,朝天区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投资51846.3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625户9086人,建成集中安置点13个。

而在距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0余公里的水磨沟镇“幸福里”易地搬迁安置小区,超市、篮球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因左股骨头坏死被评为四级肢体残疾的53岁贫困户谢廷国一家五口,不仅住进了125平方米宽敞亮堂的大四室,还享受到了各种便捷的服务配套设施。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下,谢廷国靠着种植天麻,2017年顺利摘掉“穷帽子”,2018年还在安置小区购置了两间门面房,作天麻存放、销售用。同时,谢廷国还带动了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天麻产业,预计年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他因此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搬出好事连连,迁出崭新的幸福生活。”朝天区一边绘下扶贫搬迁的美好蓝图,一边进行如火如荼的产业发展实践,统筹推进“三园”联动发展,探索出了“搬迁+”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了五大特色农业唱主角,其他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演绎出了一幕幕贫困群众奋力脱贫、致富奔康的幸福事。如今,群众的笑容常驻脸上、喜悦时时荡漾心头,“全靠党的好政策,我们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新闻推荐

广元市首个“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落地 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树人中学举行共建基地启动仪式

本报讯(王会杰陈燕)9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树人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