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松懈筑牢安全线 昭化区2020年新冠肺炎“零”确诊“零”疑似
□梁辉王菲菲
人民是中心,健康是根本。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双重压力,昭化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速反应、密集安排、精准施策、科学防治,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因病返贫长效机制。
当好防“疫”守门员
把牢疫情防控“一线大门”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
2020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全区1100余名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其中,压力大、任务重的要数元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主要负责广巴高速元坝出口卡点的筛查工作,每天分4个班组,全天24小时坚守一线。
“我们共派出500余人在元坝高速出口对高危地方返回人员进行筛查,共筛查5万余人次……”元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杨永岗介绍,除了守好全区入口第一关,元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重点对辖区返乡、返工人员开展排查,确保辖区内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
过去一年,元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对2.5万名外乡务工人员进行了健康筛查,并开具了健康证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对该辖区内高危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认真落实昭化区委、区政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和命令,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据悉,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昭化区全年累计排查22万余人次,医学观察2420人,1.2万余名党员干部奋战“疫”线。同年,该区还建成了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3381例。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健康扶贫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昭化区顶住压力,不断完善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劳动能力恢复”工程,帮助患病贫困人群恢复“造血”能力。
昭化镇朝阳村村民焦树张在2014年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逐渐丧失劳动力且生活无法自理,妻子也体弱多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本就十分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劳动能力恢复”工程的帮扶下,符合条件的焦树张被纳入救助范围。
“‘劳动能力恢复’工程实施救助后,住院花的7万多块钱全报销了。我现在发展银耳等产业,从2018年4个棚子发展到如今的6个棚子,去年产量超1000斤,总产值在20万元钱左右。”昭化镇朝阳村村民焦树张欣慰地说。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扶贫信息化全覆盖,昭化在全区12个镇及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安装了健康信息一体化平台,并配备了健康服务一体机,由镇、村两级医护人员随身携带。该设备可进行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液、尿检等常规检查,并通过卫计E通系统,将检查数据实时上传至个人健康档案,变慢病管理“上门访”为“上门导”,服务更便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
“一体机减少了病人排队时间,而且有需求打个电话,乡村医生还可上门服务,随叫随到,极大方便了行动有困难的特殊人群,也减少了疫情期间的人员聚集。”昭化区卫健局副局长刘明海告诉笔者。
2020年,昭化区950余名贫困患者通过“劳动力恢复工程”重塑建卡贫困患者自身和家庭“造血功能”。通过实施健康扶贫长效机制,该区先后救助贫困患者2.5万余人次、支出费用2700多万元,培养1万余名健康明白人,培训乡村医生2100余人次,全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以上,建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18万份,村卫生室医保报账100余万元,惠及3.3万人次。
春华秋实,岁月流金,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昭化区早已在卫生健康路上扬帆起航,踏上了新征程……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李恒惠记者侯东)“去年房子建好就出去打工,没来得及申请用电,回来打开门黑漆漆的,没想到这么快你们就给通...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