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感觉真好

广元日报 2020-12-13 00:45 大字

本报记者左丽琼

“老侯,你家的猪圈都修这么大咯!”朝天区天池村,“返乡”的李逢秦倍加感慨。

冬日里,建行广元分行退休干部李逢秦回访来到曾经驻村工作的天池村,实地感受脱贫成效。

2015年起,李逢秦到天池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在这一岗位奋战至退休。几年间,他带领村里干部群众奋勇拼搏,修起了水泥路、接通了自来水,建起了公共服务阵地,为群众脱贫打下了产业基础。

如今重返天池村,李逢秦却有了既熟悉又“新鲜”的感受。

“3年前,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养了5头猪。”致富带头人老侯的情况,李逢秦再熟悉不过。2017年6月,他尝试为天池村引进新型土种猪,发展养殖产业。对于新猪种,村民们将信将疑,老侯作为乡上重点培养的致富带头人,率先领养了4头母猪、1头公猪。

为给养殖户“保驾护航”,广元分行邀请专家进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建设猪圈,帮助联系销路,如今全村的养殖产业路越走越宽。久别重逢,老侯握着李逢秦的手,信心满满地说:“有建行做后盾,我有信心明年出栏500头。”

“这里原来不是桑园蚕房,因为土地贫瘠,大部分都荒着。”望着占地200亩的蚕桑养殖示范基地,李逢秦充满好奇。为推动村民持续增收,2019年,建行广元分行结合天池村地理环境和产业基础,把蚕桑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积极促成浙江台州路桥区与广元朝天区的东西部协作项目——“蚕桑养殖示范基地”在天池村落地,并捐赠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修建蚕房、购买设施设备。“蚕房租给业主,土地流转给专合社,村民就近务工,形成一条包含土地流转、务工、集体经济分红的稳定收入链。”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黄小刚介绍。

贫困户张久发就属于这条收入链的惠及群体。随着一片片桑叶的采摘,一个个蚕蛹的孵化,一卷卷彩茧的运出,他在桑园和蚕房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务工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集体经济分红,年收入翻了倍。站在崭新的蚕房前,他说:“收入稳定,离家又近,今后的好日子长着呢。”

“仅蚕桑一项,就为全村贫困户带来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天池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忠说,“这些年,村民的内生动力增强,种植、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全村除土猪和蚕桑外,还养殖土鸡、土羊、兔子千余只,种植藤椒、魔芋、花生百余亩,核桃树2万株。”规模化产业经营,为村民稳收增收、脱贫奔康构筑起强劲支撑。

“分别其实不久,但天池村的变化真大,‘回家’的感觉真好!看着当年如小苗般扶助的新产业,如今硕果累累,当年久攻不下的痛点难点,如今寻到良方,我感到非常欣慰。”走在当年亲手参与经办、推动建设的硬化路上,李逢秦说,“我相信,天池村一定能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供电服务展铁军精神保障展会促地方经济 广元日报社为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送锦旗

11日,广元日报社副总编辑王玉顺一行将写有“供电服务展铁军精神,保障展会促地方经济”的锦旗送到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市区供电...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