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换“新业“ 贫困户稳得住能致富

广元日报 2020-09-24 00:56 大字

本报讯(白燕林记者刘俊)“遮阴效果不足、注水时间节点不稳定等,这些都是上半年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9月20日,在利州区金洞乡清河村,当地将农民夜校的课堂搬到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产业园内,农技专家面对面为村民们讲解食用菌种植技巧,为接下来的冬菇种植做准备。

清河村是利州区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群山环绕之中。“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山高坡陡、地里面的石头也很多,不适宜耕种,最重要的这里还缺水。”清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子林说。

2015年,村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进行了摸排,141户贫困户中97户需要易地搬迁,占比达到68.8%。同年10月,村里开始动员贫困户搬迁,但是一开始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搬迁。

“当时不想搬嘛,担心搬到另一个组,自己的土地就不是自己的了。”村民张正秀说出当时的疑虑。

何子林说,后来,村里经过和群众的反复协商,一方面村里将集中安置点修建在公路旁,方便群众出行;另一方面,为自建的村民协调土地,保证搬迁户的基本生活有保障。2017年9月,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新居。

“没想到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自己才花了几千块钱,就把房子修起了,现在住在这儿,环境好交通也方便。”张正秀满脸喜悦。

以前,贫困户搬进新家后,住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原来的土地肥力差,再加之距离较远,许多贫困户搬出去以后一时很难找到挣钱的出路。

2015年底,村里根据群众的需要,依托村里的金清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扶贫车间,吸纳附近的贫困户就近务工,切实解决搬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现在搬到新的地方,用水用电都很方便,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儿干。”村民张文珍说,一年能挣两万多块钱,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利州区共有易地扶贫搬迁户1398户4827人,2017年底全面实现脱贫,为了让已经脱贫的人群不再返贫,利州区筛选出200多种扶贫产业,让贫困户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并在全区54个贫困村组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34个扶贫车间,提供16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5142人,扶持创业360余人,解决村级公益性岗位1200余个,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新闻推荐

全省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比武大赛举行

本报讯(记者张磊郝飞)记者昨(21)日从省公安厅获悉,为充分激发和调动全省广大基层民警的智慧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信息...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