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千字文缘何三易其稿
□戴若冰
“为了抢时效性,往往写完之后就发出去,我懒得修改。”日前,一位爱写时评的朋友对我说。我不赞成朋友的写作态度,但又不便直言,于是,给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有一天,我写了一篇题为《别动辄指责教师“填鸭式”教学》的评论。写这篇文章的由头是,有位时评作者针对“广元市的王女士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反映,10岁的侄儿从放学回来就一直在家写作业,写到晚上9点过还没写完,孩子边写边流泪”一事发表评论,批评教师“教学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在教育学生时只知道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结果让自己的教学行为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我写那篇时评颇费周折。起初,我给文章命题为《要求学生抄美文并非“填鸭式”教学》,大约发给媒体半小时后,我发现有两个句子还需润色,加之觉得题目欠佳,于是修改,并易题为《要求学生抄美文:利大于弊》,重新发了出去。
午睡醒来,再把文章读一遍,突然感觉论据有些问题。网友在其评论开篇中说,广元某校杨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抄课文中的一段美文,要抄20遍。那么,那段美文出自何处,究竟有多少文字?如果有500字,抄写20遍岂不要抄10000字?还有,我在文中评论说:“更何况,王女士10岁的侄儿并不是被罚才抄20遍美文的,事实上,作为班主任,杨老师要求班上所有学生都要抄。”那么到底是不是班上所有学生都要抄呢?必须找到《华西都市报》刊发的新闻核实。
于是,根据《华西都市报》的报道,我找到了杨老师要求学生抄的那篇题为《小桥流水人家》的课文,数了数,第一自然段含标点在内不到230字。同时,从报道中,我知道了被要求抄课文的,不是王女士10岁的侄儿一人,也不是全班学生,而是部分学生。此时,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倘若不多个心眼儿,论据失实,是对不起读者的。
在又一次修改内容,并再次把题目更换为《别动辄指责教师“填鸭式”教学》之后,又发了出去。谁知,又发现在调整语序时忘了删除的三个字,搁在哪里,像一道小小的丑陋的伤疤,格外刺眼。于是,赶紧删掉,又才发了出去。
我对朋友说,你看看,为了抢时效,我一篇稿件接连发三次。这对编辑而言,是不够礼貌的,为什么不在确定文章无错误后才发出去呢?当然了,就作者而言,一篇千字文三易其稿,怕的是谬误流传,为的是尊重读者。
时下,一些时评作者只顾抢时效,舍不得花工夫多读一遍,多改一遍,留下诸如“严惩不怠”(应为“严惩不贷”)“枉顾法纪”(应为“罔顾法纪”)之类的错别字,甚至有的文章还出现多处病句。这些语文差错,轻说,是疏忽大意;重说,是误人子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敏)9月2日,广元市朝天区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在朝天经济开发区无纺面巾健康产品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集中开工...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