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村新活力 利州区荣山镇和平村见闻
罗佳白燕林本报记者刘俊
土地瘠薄、基础设施滞后、没有支柱产业……这是两年前荣山镇和平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然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和平村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老张,快过来帮我搭把手。”4月15日,荣山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富正跟村民们一起整理土地,准备种植中药材黄蜀葵。
去年底,通过外出实地考察,村支两委决定与医药公司合作发展的中药材种植项目,种植黄蜀葵。为了抢抓播种期,每天村里都组织10余人进行土地平整。
“沿着公路上下的土地共200亩,全部种植黄蜀葵。我们是订单式产业,跟公司签订合同,每亩地保底收入2000块钱。”李成富说有公司的保障,大家都比较有信心,产业发展起来了,预计一年的收入有30万元。
产业结构调整也让村民重新有了发展的信心,脱贫户尹清莲就是其中之一。尹清莲每天在园区务工有固定收入,年底还可以领到土地流转分红。去年,尹清莲的儿子李仕友在村里的帮助下发展起香菇种植。
“现在一共种植了7000袋香菇,预计今年收入6万块钱。”李仕友的香菇大棚规模不大,但带来的收入却是他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好几倍。今年,李仕友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建一个大棚进行香菇种植。
脱贫有产业,百姓才有盼头。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收入,和平村在发展种植产业的同时,通过引进康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年产肉牛达500头。合作社创立了“12532”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即1个贫困户种2亩的牧草、养5头牛,每年产3头子牛,年保底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同时,该合作社通过利用流转土地、吸纳周边群众入股等方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以技术兜底和包回收的合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1000户,为当地注入经济活力。
“前年,群众年底分红520元,去年分了530元,大家都比较认可合作社,今年的收益一定也不会减少。”李成富说,尽管受疫情的影响,但销路不用愁,目前已卖出去了几百头牛。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关系到巩固脱贫成效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从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和平村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如今的和平村种植业稳步发展,养殖业持续攀高。截至目前,和平村黄蜀葵种植面积达200亩、核桃种植1000亩,预计产值50万元。培育养殖大户8户,出栏生猪850头、土鸡1.3万只,预计产值达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
新闻推荐
依法依规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利州区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
区医保局工作人员给群众宣传网上参保缴费。本报讯(岑凤英文/图)4月15日,利州区医疗保障局组织利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宝轮镇工...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