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活动在德育中的作用
广元民盟烛光初级中学王康斌
“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此语道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自从事德育工作以来,笔者没有少花心思,但不管多么努力,工作成效总是不尽人意,慢慢地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甩挑子的念头。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一次敬老活动,让笔者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是一年敬老节,笔者带着一帮“问题孩子”去福利院做义工。活动安排了“听、看、做、议”四个环节。在“议”这一环节,笔者特地邀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孩子们的发言让会场上的每一个人动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进步令人欣喜。七年级的小王同学,学习上很散漫,可现在的他勤奋好学了,而且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八年级的小李同学,母亲早年去世,跟随智障爸爸一起生活,他总觉得生活对他不公平,总认为身边的人都对他不好,听不进任何人给他的建议和意见。从福利院回来后,他写的《其实,我们真的很幸福》一文,感动了全校师生。自那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能诚恳接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建议,而且改掉了过去不尊敬老师,欺负同学的坏习惯。
孩子们的进步也令笔者欣慰。高兴之余,笔者陷入沉思:让老师和家长犯难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福利院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不时浮现在眼前,答案越来越清晰:是“义工活动”改变了他们。
回想过去,我们的德育工作之所以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基本上是忽视了寓教于活动之中,而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要求,把德育的目标设定为孩子们的行为准则,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服从的教育方式。这种“注入式”说教,忽视了孩子的内在需要、感受和自主性,而且说教的内容往往脱离社会生活和孩子的思想实际。这种停留在口头上的提要求、下指令,脱离实际的德育工作效果何从谈起?
我们知道,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决定于在孩子心里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其形成需要经过自我体验、认知碰撞,悟出“我要这样做”的内在需求,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非“活动”而不能及。
如何发挥“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呢?个人认为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从细微处入手有人说:“学校无处不德育”。学校德育工作,应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小事抓起,如:爱护学校一草一木,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不浪费一粒粮食,不说一句脏话,给爸妈说一句感谢的话等等,让孩子们从点滴小事中体会做人的基本道理,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提高道德行为。
重视标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榜样的力量。一方面要善于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的榜样具有“草根性”和可接受性,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好点滴小事,给孩子们树立“标杆”,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纠正自己的行为,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
重视内心体验从人的认知规律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德育工作要做到寓教于无形,要力避空洞的说教,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设计活动,把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渗透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规范的要求,并通过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
重视活动总结要使德育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必须重视活动的组织工作,包括筹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这是德育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一般来讲,人们对筹备和实施两个环节比较重视,会精心筹备和用心组织实施,但往往忽略总结。总结的忽视,让德育教育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在活动中,每个孩子的感受、体会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只有通过总结,让大家谈心得体会,才能把具有正能量的认识最大化,让错误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更重要的是在总结会上能让孩子们再次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实现让活动意义最大化,效果深远化。
新闻推荐
邓光志率队视察调研全市审计工作 持续深化审计制度改革 不断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周小丁)10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前往市审计局,就...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