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区域活动之我见
广元市朝天区大豪博爱幼儿园何清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版)》第五章第三十条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从幼儿园开园至今,笔者不断探索区域活动的创建与指导。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发现个别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中存在以下问题:
区域活动指导常见问题孩子成了老师的道具
有的老师的目标是“一切尽在掌握中”,控制孩子,控制活动。从游戏怎么玩,到孩子之间的协作,本来是锻炼孩子社会性的机会,却被老师一手包办。这样的区域活动,教师太主动,成了活动的主角,孩子反而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地依赖教师,独立性较差。相反地,当我们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活动的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活起来,孩子们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
突兀的加入者
案例:晨晨和瑞瑞两个孩子正在玩飞行棋的游戏,晨晨觉得以往的玩法没意思,便与瑞瑞商量换个玩法(换规则),两人一起商量得正起劲,老师来了,和蔼可亲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在玩什么呀?可以带我一起玩吗?两个孩子说好,玩就玩,老师说,你们玩错了,应该怎么怎么玩,孩子们见老师要求,好嘛,就这么玩,但心里觉得没趣极了。
建议:教师在不了解游戏的进程之前,不要擅自强硬介入,打断幼儿的自主游戏,这样只能凸显教师在活动中强制性的指导地位。
教师玩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有的老师是孩子王,喜欢孩子,也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区域活动中,当孩子都自主选择了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合作伙伴之后,老师觉得自己可以轻松一下了,便一头扎进某区域中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甚至玩得比孩子们还起劲,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域活动的指导。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开设活动区和投放材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教师,减少幼儿打闹,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样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素质要求。
教师对幼儿“一刀切”
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等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能够很快适应集体生活,积极参加区域活动,有的孩子则喜欢单独活动。有的教师喜欢“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加区角活动,这是不科学的,对于这类孩子,教师不能过多苛责,这样孩子会有挫折感,容易气馁,也会导致某些孩子游离于区域活动之外,区域活动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了。
方法与建议观察儿童、理解儿童
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更多地观察儿童,理解儿童的需要。为确保在观察中不遗漏,可顺着一定的方向巡视记录,迅速了解幼儿当下的游戏选择和活动状态,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们,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与指导,没有观察的指导就是“瞎捣乱”。
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教师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
如:几个孩子在“小吃店”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自行商量角色分配:有的扮演服务员,有的扮演厨师,有的扮演顾客,然后开心做游戏,客人吃了饭就走了,没有人收钱。这时候,老师就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出现,点餐、品尝、付钱,给幼儿以提醒、帮助。
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时,教师应当采取转移视线的方法巧妙地化解
如:明浩在玩“小小建筑师”的游戏,他拿起可乐罐在地垫上垒高,垒了四层之后,可乐罐开始倾斜了,明浩紧张地去扶,但可乐罐还是倒下了;明浩没有气馁,第二次垒时每放一层都小心翼翼的,这时,一位小朋友也坐到了垫子上玩,明浩垒高的“建筑”倒了。明浩很生气,责怪刚来的小朋友弄倒了他的“建筑”,刚来的小朋友感觉很无辜、很委屈。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出现了:明浩,房子修在沙滩上,水来了,房子倒了,咱们换个地方修好吗?明浩一下子明白过来,决定在地垫外面垒建筑……
当孩子失去信心时适时给予鼓励
鹏鹏是个好动的小男孩,最近迷上了“拼图”,可是,鹏鹏怎么也完成不了作品,便着急了,把“拼图”往桌子上一丢,说:“不玩了,这有什么好玩的!”老师走过去说:“鹏鹏,别着急,我们一起玩好吗?”然后老师陪着鹏鹏攻克了“拼图”的难关……
蒙台梭利说:“不是要让儿童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努力地去适应儿童,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内在的节奏和认识事物的顺序。并在他们的活动中做到不要判断,而要协助;不要命令,而要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总之,幼儿园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和优秀的“隐形老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欣)23日,移动电影进老区系列活动广元站启动,活动将把一批优质国产影片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助力营造欢乐祥和的浓...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