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养土鸡 故事随处有

广元日报 2019-09-27 02:01 大字

向兴政本报记者鄢怀林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立体循环发展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土鸡产业,乡村土鸡纷纷变身“金凤凰”,成为该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法宝”。故事一土鸡飞千里协作情更切

9月11日,朝天区麻柳乡贫困村天星洞的一批土鸡,运抵浙江省路桥区。这些土鸡,每斤的价格比当地市场高出15元,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00余元。

“这批土鸡,就是赶在中秋节前,送到浙江省路桥区结对帮扶我们村的单位。”朝天区麻柳乡天星洞村党支部书记刘泽云介绍,天星洞村地处大山深处,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全村237户745人中,精准识别出31户11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帮扶单位的倾心帮扶下,该村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但刚刚摆脱贫困的天星洞村,怎样才能实现脱贫不返贫、致富奔小康?2018年,浙江省路桥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路桥—朝天”帮扶规划,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为乡村振兴助力。

“去年4月,村里的土鸡养殖场第一批鸡苗正式投放。”刘泽云介绍,2018年初,结对帮扶单位出资30万元,与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一道,在村里建起了可容纳10000只土鸡的标准化养殖场。

“这批土鸡,是路桥区结对帮扶单位以购代捐购买的。每只的纯利润在35元左右,可以收入近7000元。”刘泽云介绍,自养殖场投入使用以来,已出栏土鸡8000余只,实现收益10万余元。今年土鸡价格持续走高,预计可再出栏12000只土鸡,可实现收入15万元以上。年底,单该养殖场的受益可使全村人均分红达200元。

该养殖场,不仅给该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还带动了该村贫困户大力发展土鸡养殖。今年春季,该村已有60余户群众养殖土鸡,数量达10000多只。目前,在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下,该村群众养殖土鸡积极性越来越高,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故事二脱贫帮一把奔康送一程

9月7日上午,陈家乡天井村村委会,甚是热闹。大大小小的箩筐、新旧不一的纸箱里,小鸡仔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帮扶单位朝天区经信局正向该村40余户贫困户发放广元灰鸡鸡苗。

“按照自愿原则,我们帮扶单位按每羽10元给补助、贫困户只出5元。既减轻了贫困群众的经济压力,又助推了产业的发展。”驻该村第一书记向星政介绍,天井村是该区今年计划整村退出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自精准帮扶以来,陈家乡党委政府和朝天区经信局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740万元,新建、改扩建硬化公路24公里,群众住房条件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全面解决了群众用电、饮水、通讯等难题。

基础设施的变化夯实了天井村的硬基础,但要真正拔除穷根,离不开好产业的保障。几年来,帮扶单位协调广元海螺水泥在天井村建立起水泥直营店,收入作为该村集体经济收益;通过引进业主,建成7000平方米的食用菌(金耳)产业基地,带动全村发展金耳、银耳10多万椴;种植藤椒、金银花近300亩。

“这次发放的2000多羽,春节前就能全部上市。”朝天区经信局局长乔发福说,为进一步加大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帮扶单位结合该村实际和市场行情,通过“以补代奖、携手参与”的方式,为贫困群众发放销售价格更高、市场更青睐的广元灰鸡,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因地制宜地长期发展特色产业,早日实现脱贫奔康。

新闻推荐

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坚定发展信心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

本报讯(记者兰宜谦)9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主持召开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19家物流企业对全市物流产业,特别是...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