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文旅产业渐入佳境

广元日报 2019-09-23 00:56 大字

本报记者欧阳亚丽

“乐楼演艺、昭化评书、县衙审案等文化旅游演艺备受游客青睐。”昭化古城管理局局长蒲化平说。

“昭化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荣获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等称号,2018年全区旅游总收入48.55亿元。”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局长龚贵宏告诉记者。

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昭化区有丰富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全区培育文化经营实体800余个,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亿元。

文化演艺融入景区。成立蜀道昭化艺术团等文化演艺团体,创作编排《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县衙审案》等精品文艺活动,《两小无猜》三次登上央视大舞台并进入《黄金100秒》总决赛。

文化节会融入景区。常态化举办中国广元女儿节昭化古城万人相亲节、柏林古镇长街宴、大朝年猪节等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节会活动。

文化元素融入景区。高度提炼、挖掘、展示昭化三国服饰等景区核心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地方特色文化。

重点景区带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围绕“一核(昭化古城)、一城(广元东部新城)、一湖(环亭子湖)”战略布局,倾力打造“山水太极·锦绣昭化”。

突破发展“一核”。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作为连接大蜀道上剑(剑门关)昭(昭化古城)旅游线路的战略性工程,集群连片开发牛头山、大朝驿、天雄关等旅游资源。

加快建设“一城”。积极发展城郊温泉疗养、禅修养生等旅游业态,形成以平乐旅游区为重点的旅游组团。

有序开发“一湖”。着力打造红岩“临港型”、虎跳“水乡型”、青牛“垂钓型”等沿湖风情小镇。将柏林古镇景区作为中部振兴的核心工程,持续推进景区上档升级。

文旅+农业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秉承“农业园区景观化、农村面貌景区化、农业产业效益化”新理念,推动文旅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

村落民居“美”。“十三五”以来,累计拆除危旧土坯房2.1万户,改造新建2.9万户,全区“不留一户烂土坯房”的目标基本实现。

乡村环境“美”。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彩化“五级路网”720公里,深入推行农村垃圾“乡村社收集、区转运”模式。

农业园区“美”。建成临港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栽种桃树品种148个,猕猴桃、冬枣等采摘体验园15个……

多元增收文旅产业富民惠民

景区就业增收。大力推进景区管理服务社会化,培育壮大昭化古城文旅公司,扶持昭化籍成功人士创办柏林湖旅游公司,每年向群众提供岗位1300余个,2018年实现就业1.2万余人次。

旅游产品增收。加快推进初级“特色农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转变,深度开发王家贡米、大朝腊肉、昭化贡黄等旅游特色产品。

生产经营增收。鼓励景区周边农户打造特色水果采摘、休闲垂钓等基地,2018年新增从事生产经营主体200家……

新闻推荐

大石初级中学 聚力奋战新学期

12日,利州区大石初级中学举行了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表扬大会。被评为学业优秀、学业进步、自主管理之星的学生以及文...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