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里娃圆梦北大的“逆袭”之路

广元日报 2019-08-20 00:57 大字

徐晓海||个人档案■徐晓海,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师辛勤培育,自身奋发有为,于今年高考中以667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7年制专业录取,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母剑勇记者刘慷汪江婷

7月23日下午,广元外国语学校考生徐晓海从邮递员的手里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通知书被缓缓打开,“大学堂”牌匾位于正中央,旁边镌刻着一行小字: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大气磅礴。

“终于盼来了录取通知书,太漂亮了!”拿着录取通知书,徐晓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可以去北京大学上学,太高兴了!”

18岁的徐晓海,以667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7年制专业录取,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徐晓海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养猪、干零活养活一家人。三年前,他在贵州纳雍参加了广元外国语学校的招生考试,由于家庭贫困,符合帮扶助学各项条件,来到广元读书。

“我的所有好习惯慢慢养成了”

在学校,认识徐晓海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外号叫“小马虎”,学习上不细心而且字迹潦草,经常因为小细节丢分;生活中丢三落四,经常丢东西。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要帮着家里干很多活,尤其是在假期,所以总想用最短时间写完作业,时间久了,书写潦草而且不认真。”徐晓海坦言,这些不好的习惯是从小家庭客观环境造成的。

来到广外的第一个学期,徐晓海的物理老师兼班主任唐道江和化学老师、年级主任唐荣昌都发现了他的这个缺点。“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没有好的学习成绩。”老师们决定先从改变晓海的学习习惯入手。

“谈何容易,一个接近成年人的少年最难改的就是习惯。”唐道江回忆说,为了改掉徐晓海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周末休息他都让徐晓海在教室里一个人安静地冥思,并让他每天练字。

与唐道江相反的是,唐荣昌老师让徐晓海经常去比较吵的值班室做作业,让他做到闹中取静,心无旁骛。

一静一动,带来的是徐晓海“质”的改变,“学习认真了,做事也仔细了,我的所有好习惯都是在广外养成的。”徐晓海非常感谢广外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

“他虽然有缺点,但是也有优点——有毅力,虚心接受教导。”这几乎是所有教过徐晓海的老师的共识。

“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温暖”

“我在学校和班级里是个活跃分子。”徐晓海说,他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学习机器。相反,他是一个活泼外向的孩子,热爱运动,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当过班长,出任过学生会干部,“疯狂英语”他疯过,艺术大赛他秀过,学校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他参与过,是一个善于抓住任何机会锻炼自己的孩子。

同学情谊,亲如兄妹。高考前夕的“壮行会”上,有同学深情地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可亲可爱的人串起了我们充实的高中时光,这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会促进我们积极向上,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在广外高中三年时光里,徐晓海和同学友好相处,情谊深厚。“开朗真诚,乐于帮助他人,善良真诚,谁都和他打得拢堆。”同学们这样评价他。学生处主任王军说:“作为班干部,无论有什么事,只需通知徐晓海即可。”

“班主任唐老师是我们的老爹,他像大树一样爱护我们这些小树苗。去年暑假,酷暑难熬,其他同学都放假回家了,老爹隔天就给我们买西瓜。”这个唐老师,就是徐晓海的班主任唐道江。一腔春风化雨的慈父情怀,一份弥足珍贵的师恩情谊,成为镶嵌在学生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学生们带着这份特别的馈赠,快乐成长。

徐晓海感慨地说:“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温暖!”

“祝愿母校勇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即将踏上大学征程的徐晓海,谈到自己的母校——广元外国语学校,心里有说不完的话:“三年前,坚定信念,我启航广外;三年后,不忘初心,我终圆梦北大。我能来到广外,乃此生幸事。”

广外给了徐晓海一个成长和进步的平台,在这三年里,他不仅留下了青涩的回忆,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尤其是学会了独立,以及踏实认真等优秀品质。

这源于同学之间的真情传递,源于老师和校各级领导平日里的谆谆教诲。临别之时,徐晓海有太多感谢与祝福的话语:“感谢在这三年里同学和我并肩前行,风雨无阻;感谢老师三年如一日的陪伴,悉心呵护;感谢校领导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的热切关怀,倾情付出。是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是你们教会了我为人的道理。我诚挚祝愿母校砥砺前行,勇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新闻推荐

自强女孩不负韶华 圆梦北大本硕连读

||个人档案■左蒙,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自立自强,坚韧走过成长路,今年高考,她以67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