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光到“里子”强 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乡村生态旅游催生“美丽经济”
白桃林本报记者郭桂花
穿过“桃花岛”,跨过竹贤桥,静坐竹亭中,只听溪水潺潺,望庭院深深,处处青竹幽幽……近日,记者来到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个前不久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新型农村社区,早在2014年就率先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七权”权证,为盘活资源“试水”乡村生态旅游打开了大门。如今,泥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进行了走访。
“我主要做竹筒饭、竹筒肉之类的特色菜,一年大概盈利十多万元,而且老人小孩都照顾到了。”利用竹子溪公园旁自家二层小洋楼开办起农家乐的社区居民陈义鑫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以前跑货运长期奔波在外,顾不上家。没想到现在家门口也能创业挣钱,尤其今年,附近花卉博览园开园以来,游客不断涌来,他的农家乐生意也跟着旺起来。离陈义鑫家不远的张伯兵家也叮叮咚咚,正忙着完善改建的乡村酒店。“争取年底营业,预计年收入会翻番吧。”以前在外承揽工程的张伯兵返乡创业,着实尝到了乡村生态旅游带来的甜头,开始由单一经营餐饮向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酒店发展。
“金窝银窝,不如泥窝,要‘面子’光,也要‘里子’强。”提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在社区休闲文化长廊里转悠的居民陈尚贵自豪地说起了顺口溜,“为人善,谦为贵,诚为本,家训上墙;户垃圾,要分类,房前物,摆整齐,居民公约也上墙,家家齐心奔小康。”
“有了好环境、好风气、更要有好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赤化镇党委副书记潘星介绍道,泥窝社区辖11个居民小组564户2132人,社区内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颇受城市近郊市民的喜爱。综合考虑自然资源、交通等优势,泥窝瞄准了乡村生态旅游,实施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五变”行动,着力通过走“美丽经济”路径带富当地群众,目前已发展旅游示范户15户。今年,泥窝社区突破以往不温不火的单一经营农家乐,转向“卖风景”,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打捆集体经济71万元入股“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撬动大众创业,激活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美丽业态,带动更多人从事乡村旅游服务。
环绕纵横交错的田间小径,漫步五彩斑斓的花海,看熙熙攘攘的赏花人摆拍留影,和田边农夫话地道时蔬山珍……在泥窝“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处处能感受到大自然馈赠的亲切和美好。据了解,该花卉博览园位于国家AAA级景区竹子溪湿地公园内,占地600余亩,一期总投资1500万元。产业园以“建设与城市区、工业区相配套的乡村休闲区,打造与古城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相补充的乡村休闲旅游”为定位,以“打造拓展农业功能的先行园区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实训基地”为目标,发展“花海+”产业链,建设花卉观赏、文化展示、趣味游乐、田边市场等多个功能区。园区现已建成赏花基地200亩,除了可供游客四季赏花,其梦幻灯光节,还吸引周边群众夜晚在此休闲娱乐。
生态打底,风貌塑形,文化铸魂,泥窝的人气攀升带来产业的兴旺。据悉,仅今年上半年,乡村生态旅游业就带动泥窝当地农户人均增收300余元,预计年底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社区居民将人人当“股民”参与“分红”。
新闻推荐
“围剿”医疗乱象直击健康痛点 利州区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27家医疗机构
本报讯(安慧)“术中持刀加价、制售假劣药品、涉医虚假宣传”……针对这些医疗乱象,8月9日,利州区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了辖区27...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