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瘦身”工作“增效” 利州区将10余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项目整合为3项
本报讯(昝琪)“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适宜温度为22-25℃,基物含水量55-65%为宜……”4月12日,利州区金洞乡田沟村,村干部、农技员正向村民讲解银耳种植方法。村民唐映李高兴地说,眼下正是银耳栽种时节,乡、村干部每天沉到田间地头,送菌种、传技术,大家种植银耳底气更足。
金洞乡纪委书记张超说:“以往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在迎接检查,就是在开会。现在上级检查少了,我们走到田间地头去,更好更快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利州区,扶贫干部普遍都有张超的感受,今年区级发文数、会议数、检查次数均明显下降。
改变源于利州区开展的归并整合多头检查。区纪委监委联合扶贫办、民政、财政等部门,根据监督检查内容、职责职能、检查周期等,按照能少则少、能并则并、能短则短原则,变部门“各自检查”为联合集中督查,将2019年拟开展的10余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项目整合为3项。同时大幅压减“反馈时间”,采用“问题清单+改进建议”形式,将问题列成反馈清单,检查当天由被检查单位签名确认,要求在2月内“回头看”,确保事事有着落。
“乡镇、村干部忙于整材料、做表格,就会影响为群众服务。”区纪委常委宋平介绍,整治扶贫领域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问题,是利州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靶向治疗。他们坚持检查“直奔问题去”,严格控制单项检查次数、人员规模和检查时长,采取直达村组、直插现场了解等形式,更加简化程序、突出实绩,让基层单位从纸面上、台账里抽身。
“以前,一年要迎接大约三十次检查调研……”在荣山镇红旗村支部书记严春的印象中,自己一天最多接待过四个检查组。“现在报表少了,检查频率低了,我们去老百姓家里的时间多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扶贫惠民政策落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正刚)近日,朝天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家山甘蓝生产技术规程》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扯篼子花生生产技术规程》两项...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