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鞭炮少”,才能“空气好”

广元日报 2019-02-24 01:01 大字

张厚美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习俗。燃放烟花爆竹在带来浓浓节日喜庆氛围的同时,燃放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使得燃放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迅速下降。如遇无风或静稳天气,有害气体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形成污染物堆积,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如此一来,不仅对人的眼睛产生刺激作用,更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发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年老体弱和婴幼儿群体危害很大。

春节年俗是镶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文化密码,也是不断发展的时代印记。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人将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硝烟称之为“年味”,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每年一到春节,一些地方硝烟弥漫的烟花爆竹“年味”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限放、禁放、销售许可烟花爆竹的法规或政策措施,当传统习俗与人们对洁净空气、干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发生冲突时,民众会更加主动地“对表”“对标”禁限令,更多地自觉选择低碳、绿色、环保、文明的过节方式,主动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正在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和行动。

那么,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究竟与燃放烟花爆竹有没有关系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胡丙鑫等人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烟花禁限放措施进行评估时发现,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除夕夜,多个城市PM2.5数值明显下降,“烟花禁限放措施起到了显著的削峰作用”。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除夕至初一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和烟花爆竹燃放影响,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11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从近五年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338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PM2.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14.2%,较前三年平均下降31.9%。峰值污染期间全国重污染城市数量较去年春节减少12个,较前三年平均减少53个。广元市持续加强春节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管控,除夕PM2.5为30微克/立方米,未受烟花爆竹影响,新年钟声集中燃放时间也较往年明显缩短,春节PM2.5为9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PM2.5峰值小时浓度为13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

放吧,污染环境空气;不放吧,感觉少了些“年味儿”。不少人还是在“放”与“不放”上纠结徘徊。毕竟,一种风俗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指望一下子马上改变,也有可能“欲速而不达”。只有凝聚共识,才能实现善政与善治的统一。随着对环境污染与公众健康认知的提升,国内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城市越来越多,禁放烟花爆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相继有城市修改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春节期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深圳、汕头等城市,还将更广大的郊区、农村地区也纳入禁限范围,循序渐进推进城乡社会治理。

年味,说到底是人味,是人情味、亲情味。烟花爆竹虽然“绚丽”,但也有“凶险”。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与人们对洁净空气、干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发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权衡利弊。人们渴望蓝天、渴望健康,理性的选择应该是舍弃妨碍蓝天和健康的东西。污染防治攻坚战难不难?确实难!要不也不会称之为“攻坚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只有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生态环境才会持续好转。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公众广泛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既需要生产方式的变革,也需要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践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人人可为。只要每个人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更加绿色低碳,更加文明健康,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就将成为常态。

(作者为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新闻推荐

“小橙子”的汤圆情

志愿者为旅客送汤圆本报讯(陶静记者刘怀英文/图)2月19日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佳节元宵节。广元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广元车务...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