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乡讲起普通话

安徽日报 2018-10-19 09:24 大字

孙凤山

1984年,我考取了南京航校。报到的那一天,我一口“纯正”的南陵圩乡方言让我遭遇了尴尬和麻烦,在我们圩乡,即便隔壁两个村庄方言都不尽相同。开学初期,由于晦涩难懂的方言,与同学沟通时往往还要辅助以手势,课堂回答老师提问时,经常引来哄堂大笑。我暗下决心:学好普通话!我把汉语拼音图表挂在床头,把新华字典压在枕下、放在课桌上。每天早上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晚上则收听新闻联播节目,目的是学习普通话。一个学期下来,我一口不算太流利的普通话居然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寒假回到圩乡的老家孙家村,我的普通话又引起了乡亲们和亲戚的注意:大多数人赞叹不已,表示理解,说只有讲普通话才能走遍天下;少数思想封闭的人则看不惯,说才出去半年就变“洋货”了,忘本了,回家还卖弄。无独有偶,村上另一个上大学的回家也说普通话,我的腰板硬了许多。后来,村上几位大叔还找上门来,说圩乡方言难懂,走不出去,央求我指导他们上中学的孩子说普通话,以备将来走出去像个样。此时,我说普通话的底气又足了许多!

上个世纪90年代,每当回老家祭祀,发现有“三多”:一是二层楼房多,二是外出打工的多,三是安装电话的多。又过了几年,我再回老家,发现又有了新“三多”:三层楼房多,使用手机的多,讲普通话的多。讲普通话的,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返乡的年轻人。他们返乡后还带动了家里人,尤其是其他年轻人都能讲上几句。我曾好奇地问过他们怎么讲起普通话,他们说,在外闯荡不是被“逼”出来的,就是自然而然“磨”出来的。

今年初应邀回老家编纂家谱,离村上还两里多路时,我望见村口矗立着几幢楼,很气派。走进大院才知道,是招商引资的一个新项目。 73岁的广元大叔,居然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与我寒暄,我更是大吃一惊!大叔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告诉我:近几年,村上引进了好几家企业,在开拓市场和业务往来中,村里很多老年人都讲起普通话了!言语里,大叔布满皱纹的脸上,分明写满了自信,绽放出光彩。

其实,圩乡从方言到普通话的变迁,正是圩乡在迎接时代变革中的一处体现,也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乃至中国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新闻推荐

东风风神全新一代AX7广元上市

14日,东风风神全新一代AX7上市发布会在广元新通华4S店圆满落幕。应互联网时代之势,以人工智能之名,全新一代AX7为AI而来,集智...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