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无害化处理 成种田新时尚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18 07:39 大字

本报讯(杨秀林 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9月14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村民庞志先一大早就忙活起来,开着农用三轮车到田间地头,为他务工的养殖场收购秸秆。

“一天收购1至2万斤秸秆,给老百姓支付两千多块钱的工钱和青储饲料钱,下一步马上收购稻草,比这个量更大。”庞志先介绍说,往年为抢农时,图省事,当地群众对秸秆往往一烧了之。虽然秸秆禁烧令下达后,政府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宣传秸秆禁烧和检查巡查,但效果不容乐观。后来,在区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当地养殖场购买设备对秸秆进行青储打包用于养牛,这一变废为宝的举措一经推广,能变成钱的秸秆再也没人烧了。

广元市勤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金鼓村党建扶贫示范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晓全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往年他从外地购买青草加上运费,一吨成本接近600元钱,现在在本地收购秸秆进行加工,每吨草料只需要200块钱左右,至少节约一半成本。仅他的养殖场就可以把龙潭乡1/3左右的玉米秸秆消耗掉,每年一共可以消耗当地的青储秸秆2000吨左右,让每户农户每亩增收300到500元。

利州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潭乡疏堵结合,既宣讲秸秆焚烧的危害又指导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全区其他乡镇也纷纷效仿,秸秆无害化处理成为种田新时尚。统计显示,目前利州区因地制宜建立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腐熟还田、果园药园秸秆覆盖还田等肥料化利用示范点50多个,沼气秸秆气化能源化利用示范点7个,秸秆作辅料生产食用菌基料化利用示范点9个,秸秆氨化饲料化利用示范点13个。

新闻推荐

广元盘龙机场关于塔台甚高频搬迁的比选公告

据项目实际情况,我场以公开比选的方式选聘塔台甚高频搬迁项目施工单位;建设内容:对塔台甚高频搬至机房。服务时间为10日历天...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