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夯实基础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广元日报 2018-06-10 01:27 大字

2017年底,全区累计实现36个贫困村退出、23110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17%降至3.2%。2018年,昭化区围绕“23个贫困村退出、5540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采取“三线作战法”,务实推进脱贫攻坚“四大战役”,高质量高水平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

截至目前,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完成率86.67%,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率69.67%,农村旧房改造完成率30.62%。210个行政村道路硬化加宽覆盖100%;63个贫困村、119个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全面达标,32个非贫困村饮水安全预计4月全面完工;210个行政村安全生活用电覆盖100%,通信网络覆盖100%;37所中小学校、27个乡镇卫生院、村文化室和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站)硬件建设全面达标。

2018年,昭化区计划整合资金4.25亿元,对147个贫困村按每村20至30万元标准作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安排2000万元用于非贫困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同时,还将设立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对完成整村脱贫退出任务的贫困村,一次性奖励3万元。6月4至5日,全市脱贫攻坚总结现场推进大会在昭化区召开,参会代表先后前往昭化区石井铺乡、张家乡、清水乡、柏林沟镇等乡镇参观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建设情况,昭化区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当前,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全面展开,昭化区将全域实行“建改保拆”,加快住房建设保安居,全力稳价格、保供应,及时有效破解建房成本高问题;全域推进“四个结合”,大力发展产业促增收,按每个贫困村50-100万元、每个非贫困村20-30万元、每户贫困户8000元的标准,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新建村级特色产业示范园100个、户办小庭园8000余个;全域开展“两大行动”,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大攻坚”和“公共服务大提升”两大行动,着力夯实脱贫基础。

作风纪律党政纪处分12人并通报曝光

为深入推进“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靶向监督护航“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特别是打赢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昭化区从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办事效率、优化便民服务、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效能监督,提醒科级干部53人、一般干部38人,开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等作风效能建设督查5次,督促整改问题29个,受理效能投诉、调查处理5件次,为“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作风效能保障。

对照剖析,开展作风纪律问题自查自纠。截至5月底,昭化区共破获涉黑恶刑事案件9件,在侦案件5件,查处各类行政案件14件,新排查出涉黑涉恶线索5条。对全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和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进行督查,通报违反会风会纪行为20余例。对领导干部外出请假备案等进行暗访,对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项目建设(货运大道)、昭化区碧桂园棚户区改造、“两路一隧”、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开展了督查。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昭化区对2016年以来已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各级信访举报、督查检查、暗访、审计反馈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起底、大排查。对26个行业扶贫专项资金、干部工作作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缓慢、省市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部门和乡镇,采取工作群和点对点的书面通报等形式,责令其及时整改。今年以来,发现和整改问题155个,6名单位“一把手”因脱贫攻坚慢作为被约谈,区纪委监委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4件,立案25件,党政纪处分12人并通报曝光。

优化政务服务,昭化区取消行政审批中间环节、前置条件、证明事项457项,平均办结时间0.55个工作日,办理提速达97.25%。

招商引资一季度集中签约18个重点项目

5月29日,昭化区2018年二季度第一批次项目集中开工,碧桂园开发项目(一期)、梅花鹿保健品深加工、清水乡美丽田园综合体等1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92316万元,为打赢项目投资“大比武”第二仗和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再次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2018年第一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昭化区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18个,合同引资总额26.4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商服项目3个、农业项目7个。截至目前,2018年第二季度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50亿元的广元白鹤生态文旅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投资38亿元的碧桂园昭化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1.5亿元的维普电子科技电子信息软件开发项目,现正重点对接洽谈3个亿元项目,可确保二季度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上。

全市最大单体项目——由中青城投投资280亿元建设的昭化古城旅游度假区项目落户昭化,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市区共建模式初步形成。在广东、浙江、新疆等地成功举办4次项目推介会,回引昭化籍客商投资建设白鹤山庄康养项目、古镇秀美水乡湿地旅游开发项目;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成都专场推介会,签约家居项目协议30个,投资总额37亿元。

围绕“一带一路”发展和东西部协作战略,昭化区紧扣全市工业产业规划布局,坚持“强供给、补短板、攻重点、提实效”的工作思路,实现“有效储备强支撑、扩大开发重招商、招大引优提质量、搭建平台促落地”的目标,推进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紧紧围绕“两核三带四链”产业布局,突出“工业+服务”产城一体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家居建材、食品饮料等新型工业,着力培育健康养生、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以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为龙头,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东部新城核心支撑极;突出“旅游+港口”产业功能定位,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向三江新区集中布局,重点培育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仓储物流等,努力把三江新区打造成引领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构建沿交通主干线开放合作发展带,发展果蔬林药、畜禽养殖等产业,打造培育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一批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特色集镇;构建沿亭子湖绿色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带,大力发展林业和林产业、生态渔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发展采摘体验、休闲垂钓、水上运动、环湖骑行等现代休闲体验旅游业;构建沿蜀道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带,打造以昭化古城为中心、大朝驿为节点的古蜀道旅游经济增长极,依托昭化城区、昭化古城、柏林古镇、平乐旅游区等景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文化创意、健康医疗等配套产业。

道德积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是对脱贫攻坚的具体量化。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除“好房子”“好日子”的物质富有外,“好习惯”“好风气”的精神生活同样也不能贫穷。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昭化区针对一些群众仍然存在“等靠要”和“脏乱差”现象,思想仍然存在“病根”的情况,对症下药,创新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以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为载体,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完善道德积分评定规则,建立道德超市,开展家庭道德积分评定活动,鼓励群众通过做好人好事获取积分,在道德超市兑换生产生活物资,形成了精神、物质“双奖励”的道德激励长效常态机制。该区积极探索的“道德积分”模式,已成为全市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

2017年,昭化区就在全区22个文明示范创建重点村启动建立了农村道德激励机制。获得道德积分的家庭可凭道德积分券,在昭化区道德超市兑换生产生活商品。目前,昭化区共评选出文明健康示范村88个,文明健康示范户2762户;开展“三项”主题教育活动339场次,选树各类好人典型5350人,发放奖励物资6120套。参与家庭道德积分评定活动实施村201个,打造道德超市43个,推选村级宣传员201名,配套开展讲文明故事活动76场,挖掘各类先进典型人物367人。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村民的参与性和认同感,树立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风向,从“等靠要”到自力更生,从“脏乱差”到美丽家园,从“粗俗邪”到文明奔康……好习惯、好风气蔚然成风,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妆点锦绣昭化春色满园。

新闻推荐

突出提高扶贫质量加快推进旅游扶贫全市旅游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朝天召开

本报讯(祝红)6月7日,全市旅游行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朝天区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省、市各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突出提高扶...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