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幸福——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扎实推进“精神脱贫”建设小记
本报记者欧阳亚丽
一路鸟语花香,满山青枝翠绿,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整洁的村道,干净的院落,挂满微笑的行人。
“勤劳致富光荣,好吃懒做可耻”“常回家看看,百善孝为先”……近日,记者行走在普子村,随处可见百姓房屋侧墙上朗朗上口的标语。任选一家小院进入,葱郁的菜园,一尘不染的地面,“人勤地生金”这类积极向上的家规家训贴在墙上,旁边,则是家庭“传家宝”的照片
……
靠着干部群众踏实肯干的精神,2016年,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顺利脱贫。
“2016年以来,我们创新开展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题的系列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为决胜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昭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壮介绍。
两手抓两手硬精神脱贫出实招
2015年,普子村成立普顺专合社,先后种植核桃862亩,无刺花椒400亩。去年又种植380亩海椒,打造35亩生态藕虾养殖基地。村民还可通过流转的土地和日常务工增加收入。
物质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精神脱贫更不能落下。
乡纪委书记杨沫介绍,普子村在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中,创新开展“作管带”(作表率、管家人、带邻里)行动,即要求党员干部和无职党员,在文明示范创建中亮明身份,带头参与、管好家人、帮助邻里,将全村所有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以家风促党风,以党风带民风,使良好家风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
充分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多形式、多载体、多举措将文明示范村“村容村貌好、社会风气好、治安秩序好、干群关系好、集体活动开展好”五好标准和文明示范户“环境卫生好、生活习惯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关系好、集体事业参与好”五好标准落到实处,创建过程丰富、创建效果显著。
柳桥乡在全乡妇女中广泛开展“比孝敬、比干净、比上进、比和睦”的文明“四比”活动,去年陆续评选表彰了“孝老敬亲好儿媳”、“居家洁净好母亲”、“勤劳致富好贤妻”各10名,普子村村民榜上有名。今年,“十佳邻里喜爱好大姐”评选活动也正在进行中。
该村还借助已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道德激励长效机制,通过提留专合社10%的资金用于道德奖励,形成制度化、常态长效的正向激励发展模式。
正确引导时常提醒好习惯自然养成
村民唐显满的房屋就在村道旁,不高的围墙将院坝与道路隔开,走进,院落非常整洁。厨房内,贴着白瓷砖的灶台被擦拭的一尘不染,就连平时易脏的地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以前,有些村民家里不注意物品摆放,要么将农具放在门口,或者经常图方便将手套、鞋子等杂物放在窗台上,环境卫生一般。”普子村支部书记吕玉春告诉记者。
为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普子村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正确引导,并将生活习惯好的家庭在广播上进行表扬,针对做得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
村社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会走家入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村社干部还会主动帮助某些家庭打扫卫生等。
加之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的促进和影响,如今,普子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习惯更加健康。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里的人特别注意环境卫生,随便走一家进去,家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整齐。”吕玉春说。
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助力好风气形成
自古以来,柳桥乡就拥有孝德之乡的美名,村口的古牌坊,是清朝嘉庆皇帝为表彰柳桥乡妇女吕侯氏常年侍奉公婆、抚养弟弟所赐予的。
得益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中的“作管带”行动、“四比”活动的引领,以及普子村在辖区家庭中开展的“好家风好家训”“我有传家宝”宣传教育活动,普子村的家风、社会风气更趋美好。
李秀春现年54岁,其丈夫徐建刚现年56岁,是普子村3社村民。徐建刚的父亲今年已90岁高龄,老人膝下三子,徐建刚居首。
老人十多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三个儿子轮流赡养,八年前又偏瘫,可谓雪上加霜。
为了照顾老人,李秀春放弃外出务工的念头,留在家中专门服侍老人,丈夫徐建刚就近找活干。
当问及李秀春有什么愿望时,她真挚地说:“希望爸爸能活一百年。”
妻贤显子孝,枯木会逢春。
唐显财是普子村1社村民,其母亲77岁。“她有养老金,除日常的照料外,我们兄弟3人每年打的谷子都会给她拿150斤,每月每家还会给她拿50元生活费。”
虽是平凡,却显可贵。孝德之乡,孝道传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敬梅)9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安富同市城管、市城建、交警支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古堰路智慧停车场进行专题调研,现场听取停车场总体规划和已实施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并在随后召开的...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