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村里景象新

广元日报 2018-02-09 02:11 大字

祝红

1月31日,大雪过后的艳阳天,朝天区麻柳乡石牌村迎来了村集体经济首次分红。村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村委会,三五个人围着一堆堆旺旺的柴火拉着家常,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

2017年,该村的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了从零到31万元的巨大跨越。

集体经济有收入

“今天,我家分得了120元,去年在集体经济公司里务工还挣了2000多元。这集体经济,实在!”手捧属于自己的“红利”,石牌村二组贫困户向德满对村集体经济公司竖起大拇指。

“为了村里更好的发展,今年我们只拿出4万元给大家分红。”石牌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公司董事长刘德态介绍,2016年以来,石牌村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劳动技术等量化成股金入股,共同发展集体经济,并探索形成了“一个村级种养专业合作社+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有限责任公司+四大产业园区(蔬菜、魔芋、核桃、果+药)”的发展模式,盘活了农村土地、林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我们现在采用的模式很适合村里的实际,公司的前景也很好,今年将继续扩大流转土地面积,发展更多的特色产业,让大家分更多的红利。”刘德态信心满满的说。

“今天没到现场的,我们会把分红给送到家里去,同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把集体经济做大,让我们村实现脱贫!”刘德态边忙着让大家签字领钱边说。

精神文明好传承

“为了这次集体经济分红,大家还自编自演了这场文艺演出。”刘德态给大家分红过后,立马张罗文艺演出各项事宜。

演村里事、唱十九大、说脱贫奔康……舞台上,戏曲歌舞、相声小品轮番上演,节目精彩纷呈。

“相声《大妈是个明白人》演得好,就是让我们自力更生,不能等靠要懒。”75岁的姚兴华看得很认真,演唱的戏曲、红歌他还跟着哼上几句。

姚兴华是村里老乡贤,村里的大事小事他心里很清楚。他说,石牌村这个名字很有来历,早在光绪年间,村里出了个县老爷,他为纪念含辛茹苦一人养育他的母亲董氏,在村里立了孝廉牌坊,以时刻提醒他和后人“为子要孝、为官要廉”。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孝廉”还刻在牌坊上,成为石牌村民做人、治家的准则;村文化阵地的院墙上,随处可见的“自力更生”、“尊老爱幼”、“依法办事”等宣传标语、刺绣图案,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每个石牌村民的精神内涵。当天,该村还对尊老爱幼、清洁卫生、勤劳致富等模范户进行了表彰。

群众过上好生活

走进石牌村,白墙青瓦、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作跃然墙上,扮“靓”了新村。

远山积雪还未融化,近处“果+药”特色产业园内绿苗葱茏,生机勃勃的山油茶传递出春天的信息。

“种山油茶既绿化村庄,又带来高收益,一举两得!”姚兴华高兴地说,现在他每天走走逛逛,帮村里扫一扫路、捡一捡垃圾,把美丽的村子保护好,是他对国家好政策的谢礼。

傍晚,通村硬化路旁的路灯渐次亮起,村文化广场上聚满了村民,大家随着音乐节拍跳起广场舞,欢笑声弥漫了整个村庄。

“你看现在的石牌,房子亮堂了、自来水通了、道路硬化了。很多年轻人都回来自己创业,村里的产业日益壮大,小山村越来越靓了!”石牌村驻村第一书记马载祥笑着说。

新闻推荐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本报讯(徐秦)1月31日,由市卫计委医政、医改、医学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督导组来到利州区盘龙镇卫生院,针对该院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督导组一行先后参观了该院门诊、药房、中医科室...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